《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几岁的时候感到悲伤离开南国,今朝又写下北归的心情。他带着归乡的决心,勇敢地渡过了扬子江。他病体虽然还没有好,但是因为秋天的轻盈,他感到心情舒畅。虽然大海宽广,但是石门渡口却很狭小,城墙高耸,城墙上的粉色堞墙闪闪发光。金山旧游寺是他以前常去的地方,路过这里时,他听见了钟声。他的故国的台榭已经破败,前方的震泽波浪翻滚。绮罗美丽的女子随着时光流转逐渐消散,而古时候的麋鹿却很多。这里用金来修建的家园已经倒塌,而石头鼠的窝却还在。昔年,只有采集柴火的人唱歌的声音回荡在车辇的路上。

译文: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少年时悲伤离开南国的事,今日又写下北归之行。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怀着回乡的决心,勇敢地渡过江河,虽然身体还未康复,但是因为秋风的轻盈感到欣喜。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大海虽然辽阔,但是石门渡口却很狭小,城墙高耸,城墙上的粉色堞墙闪闪发光。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金山是我曾经常去的地方,路过时听到了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我的故国的台榭已经破败,前方面临着翻滚的湖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美丽的女子随着时间消散,而古时候的麋鹿很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家园是用金子来修建的,但却摧毁在石头鼠的洞穴里。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从前,只有采集柴火的人唱歌的声音回荡在宽阔的道路上。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展现出作者心境的变化。他强调了他勇往直前的归乡决心,尽管身体不好,但是因为秋天的带来的轻盈,他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在描述故乡的一些景物时,作者揭示出了时间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带有隐含的痛楚之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bà jùn gū sū běi guī dù yáng zi jīn hòu shǒu yī zuò gū sū tái shī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jǐ suì bēi nán guó, jīn zhāo fù běi zhēng.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guī xīn dù jiāng yǒng, bìng tǐ dé qiū qīng.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hǎi kuò shí mén xiǎo, chéng gāo fěn dié míng.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jīn shān jiù yóu sì, guò àn tīng zhōng shēng.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gù guó huāng tái zài, qián lín zhèn zé bō.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qǐ luó suí shì jǐn, mí lù gǔ shí duō.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zhù yòng jīn chuí lì, cuī yīn shí shǔ kē.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xī nián diāo niǎn lù, wéi yǒu cǎi qiáo gē.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专题为您介绍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古诗,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寻汪道士不遇》刘禹锡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刘禹锡 《元日感怀》刘禹锡 《谢宣州崔相公赐马》刘禹锡 《南中书来》刘禹锡 《题招隐寺》刘禹锡 《思归寄山中友人》刘禹锡 《有感》刘禹锡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刘禹锡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