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的心境和对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向空门学坐禅,
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
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
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
不作诗魔即酒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刘禹锡的心境和他对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曾向空门学坐禅”表明诗人曾经修行佛法,学习坐禅冥想的方法。然而,如今他已经忘记了一切,包括修行的功课。

接下来的两句“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人生的领悟。他认为眼前的名利和追求都像春天的梦幻一样虚幻,而他自己则像沉醉在风花雪月之中的少年一样。

第四句“野草芳菲红锦地”描绘了春天大地上繁盛的景象,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的一句“游丝撩乱碧罗天”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细腻和美丽。

最后两句“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表达了诗人对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的思念。诗人认为庶子杨八二是一个有才华的闲散之人,他即使不是酒鬼,也是一个酒品颇高的人。这里的“诗魔”指的是刘禹锡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名利虚幻和风花雪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散才子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自我反思,觉得自己有时候也沉迷于诗酒之中。整篇诗意丰富,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并以此为背景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shū huái, jì dōng luò bái èr shí èr yáng bā èr shù zǐ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céng xiàng kōng mén xué zuò chán, rú jīn wàn shì jǐn wàng quán.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yǎn qián míng lì tóng chūn mèng,
眼前名利同春梦,
zuì lǐ fēng qíng dí shào nián.
醉里风情敌少年。
yě cǎo fāng fēi hóng jǐn dì, yóu sī liáo luàn bì luó tiān.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xīn zhī luò xià xián cái zǐ, bù zuò shī mó jí jiǔ diān.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专题为您介绍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古诗,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刘禹锡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刘禹锡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刘禹锡 《和乐天鹦鹉》刘禹锡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刘禹锡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刘禹锡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