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赠别》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令狐相公赠别》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酬令狐相公赠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声长苦有谁闻,
老向湘山与楚云。
海峤新辞永嘉守,
夷门重见信陵君。
田园松菊今迷路,
霄汉鸳鸿久绝群。
幸遇甘泉尚词赋,
不知何客荐雄文。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禹锡在回应令狐相公的赠别之辞。他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禹锡的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的声音常常受苦,却没有人能真正听到他的心声。他形容自己一直在湘山和楚云之间奔波,意味着他长期在不同地方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属。

诗中提到海峤,指的是永嘉守,表达了刘禹锡对于远离家乡、流亡他乡的无奈和辛酸。夷门指的是信陵君,他是一个历史人物,被刘禹锡用来象征友情的重逢。刘禹锡说他重逢了信陵君,暗示他再次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支持。

接下来,刘禹锡描述了自己的田园生活,他说现在松树和菊花迷失了原来的路径,表示自己的思绪和心境也迷茫不定。他还说天空和汉宫中的鸳鸿久已不见,意味着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已经不再受到重视和赏识。

最后,他提到幸运地在甘泉(即官方的文学场合)遇到了欣赏他诗文的人,但他不知道是谁推荐了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于这份赏识的感激和迷惑。

整首诗词通过刘禹锡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于友情和文学价值的思考。他在流亡漂泊之中,感慨自己的声音被忽视,但也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的坚守和珍视。这首诗词充满了忧愁和无奈,但也透露出对于希望和温暖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酬令狐相公赠别》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líng hú xiàng gōng zèng bié
酬令狐相公赠别

yuè shēng zhǎng kǔ yǒu shuí wén, lǎo xiàng xiāng shān yǔ chǔ yún.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hǎi jiào xīn cí yǒng jiā shǒu,
海峤新辞永嘉守,
yí mén zhòng jiàn xìn líng jūn.
夷门重见信陵君。
tián yuán sōng jú jīn mí lù, xiāo hàn yuān hóng jiǔ jué qún.
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
xìng yù gān quán shàng cí fù, bù zhī hé kè jiàn xióng wén.
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酬令狐相公赠别》专题为您介绍酬令狐相公赠别古诗,酬令狐相公赠别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刘禹锡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刘禹锡 《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刘禹锡 《重酬前寄》刘禹锡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刘禹锡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