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健笔高科早绝伦,
后来无不揖芳尘。
遍看今日乘轩客,
多是昔年呈卷人。
胄子执经瞻讲坐,
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
慰问天南一逐臣。

译文:
才华出众的崔博士,
早已在文学界声名显赫。
如今看到乘轩而来的客人们,
大多是曾经向我呈卷的人。
身着官服的学生们手执经书,
虔诚地坐在讲坛上。
郎官们共同享用宴席,
在华茵上亲近交谊。
我托你远道传达相思之情,
问候那位南方的追随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以诗回复崔博士的来信。诗中刘禹锡以自己的角色为儒学教师,表达了对曾经向他学习的学生们的思念之情。他称赞崔博士在文学才华方面的杰出表现,形容他的才华早已超越众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观察到如今来到他身边的客人大多是曾经向他呈卷的学生,这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接下来,刘禹锡描绘了学生们身着官服,手执经书,虔诚地坐在讲坛上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他们在华茵上共同享用宴席,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和交往。最后,刘禹锡向崔博士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并委托他将这份思念传达给南方的一位追随者,以此表达对他们的问候和慰问。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学术交流和师生情谊,展示了刘禹锡对学生们的关心和关注。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学生们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传递了诗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师道情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学术成就的欣赏,又展示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教育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guó zǐ cuī bó shì lì zhī jiàn jì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jiàn bǐ gāo kē zǎo jué lún, hòu lái wú bù yī fāng chén.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
biàn kàn jīn rì chéng xuān kè,
遍看今日乘轩客,
duō shì xī nián chéng juǎn rén.
多是昔年呈卷人。
zhòu zǐ zhí jīng zhān jiǎng zuò, láng guān gòng shí jiē huá yīn.
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fán jūn yuǎn jì xiāng sī qǔ, wèi wèn tiān nán yī zhú chén.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专题为您介绍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古诗,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刘禹锡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刘禹锡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刘禹锡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刘禹锡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刘禹锡 《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并见寄之作》刘禹锡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所和》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