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怀古》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台城怀古》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台城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江悠悠王气沉,
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
鹳鶂夜鸣秋色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禹锡对古代台城的怀念之情。他感慨地说,清澈的江水依旧在流淌,但昔日的王朝气象已经沉没不见。六朝的辉煌历史和遗迹如今在何处寻觅呢?宫墙已经隐约地围绕着荒凉的野泽,孤鹳和鹭鸶在深秋的夜晚孤寂地鸣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台城的景象,表达了刘禹锡对六朝遗迹的思念之情。台城是指古代的建康城(今南京),曾是六朝时期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刘禹锡以清江悠悠、王气沉这样的形象语言,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王朝的消逝。他对六朝遗事的感慨和追忆,使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凄凉之感。

诗中的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鹭夜鸣秋色深,描绘了台城的衰败景象。宫墙已经残破不堪,环绕着荒凉的野泽,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去。孤寂的夜晚,孤鹳和鹭鸶的鸣叫声在秋色中回荡,更加凸显了台城的凄凉和寂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刘禹锡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六朝文化的怀念之情。它既是一首怀古之作,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光辉历史的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台城怀古》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tái chéng huái gǔ
台城怀古

qīng jiāng yōu yōu wáng qì chén, liù cháo yí shì hé chǔ xún.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gōng qiáng yǐn lín wéi yě zé, guàn yì yè míng qiū sè shēn.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台城怀古》专题为您介绍台城怀古古诗,台城怀古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戏赠崔千牛》刘禹锡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刘禹锡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刘禹锡 《阙下口号呈柳仪曹》刘禹锡 《监祠夕月坛书事(其礼用昼)》刘禹锡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与歌者米嘉荣》刘禹锡 《望夫山》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