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州韩中丞》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寄湖州韩中丞》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寄给湖州的韩中丞。老年人每天为苍白的鬓发而忧愁,久居远方的岁月使他对白发感到厌倦。整天思念却无法相见,频繁相见的人又是谁呢?

诗意:这首诗是作者刘禹锡寄给湖州官员韩中丞的一首感慨之作。诗中写到了自己已经进入老年的状态,每天都在愁白发变苍鬓,厌倦了岁月的流逝。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湖州的思念,虽然整天都在想念却无法相见,也无法确定频繁见面的人是谁。

赏析:这首诗构思简洁而凝练,通过对自身的心境和对湖州的思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苍白的鬓发与白蘋(指鬼毛)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厌倦和无奈。诗末的提问更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深意,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思考与遐想的空间。整首诗清新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不失为一首优秀的诗词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湖州韩中丞》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jì hú zhōu hán zhōng chéng
寄湖州韩中丞

lǎo láng rì rì yōu cāng bìn, yuǎn shǒu nián nián yàn bái píng. zhōng rì xiāng sī bù xiāng jiàn, zhǎng pín xiāng jiàn shì hé rén.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湖州韩中丞》专题为您介绍寄湖州韩中丞古诗,寄湖州韩中丞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杨柳枝》刘禹锡 《田顺郎歌》刘禹锡 《夜闻商人船中筝》刘禹锡 《闻道士弹思归引》刘禹锡 《喜康将军见访》刘禹锡 《赠刘景擢第》刘禹锡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刘禹锡 《尝茶》刘禹锡 《梁国祠》刘禹锡 《望洞庭》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