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李弥逊

宋代   李弥逊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鉴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昏。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溪边听到溪水声音时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根出泉泻鸣玉,
上有苍崖擎佛屋。
无风水石自撞触,
不尽潮音发寒谷。

宰官不是云间陆,
旧识南泉生处熟。
当轩大榜与名目,
平地重翻偃溪曲。

曲中时转三妙语,
一一声音谈佛祖。
喧豗噫视十方鼓,
万壑风雷送烟雨。

此声不属闻中取,
六鉴相攘竟谁主。
后来纷纷何足数,
五乳峰头曾赚举。

山翁有耳百不闻,
团蒲曲几穷朝昏。
何时沿溪掬寒绿,
扫叶煎茶睡初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溪的声音为主题,通过描绘溪水的奔腾声音以及周围的山崖、宰官、名榜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对溪水声音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第一联描述了山根涌出的泉水,泉水声如玉石相撞,又有苍崖高耸,仿佛托起了一座佛屋。这里通过描绘声音和景物的联系,展现了溪水声的威严和壮美。

第二联写出了溪水流淌时,无风自撞击水中的石头的声响,溪水声回荡在寒谷之中,无穷无尽。这里通过写景的方式,表达了溪水声的回响和持久。

第三联提到宰官和名榜,意味着这溪水声名远播,甚至超越了人世间的权势和名利。平地重翻偃溪曲,也许是指名榜上的重要人物听到溪水声后,重新审视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第四联写出了曲中传来的三句妙语,每一句语音如佛祖一般,深远玄奥。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这里用声音的形容词来描绘溪水声的磅礴和壮观。

第五联表达了这溪水声无法被人类所捕捉,六鉴相攘竟谁主,也许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奥妙。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这里提到了后来的人们纷纷赶来,想要感受溪水声的美妙,但却难以计数,与五乳峰的众多峰头相比,无足轻重。

最后一联写出了山翁,指的是住在山中的老人,他虽然有耳却听不到溪水声。团蒲曲几穷朝昏,这一句描绘了山翁孤寂的生活,几乎整天都围绕着茶和团蒲曲度过。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够沿着溪水捧起清凉的绿叶,煎茶入睡,从而体验到溪水声的美妙。

整首诗词通过对溪水声的描绘,展现了溪水声的威严、持久、玄奥和美妙。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权势名利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向往。通过声音与景物的结合,以及对溪水声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yú zhòng tōng pàn yǐ xī shēng míng xuān yuē tóng fù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shān gēn chū quán xiè míng yù, shàng yǒu cāng yá qíng fú wū.
山根出泉泻鸣玉,上有苍崖擎佛屋。
wú fēng shuǐ shí zì zhuàng chù, bù jìn cháo yīn fā hán gǔ.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zǎi guān bú shì yún jiān lù, jiù shí nán quán shēng chù shú.
宰官不是云间陆,旧识南泉生处熟。
dāng xuān dà bǎng yǔ míng mù, píng dì zhòng fān yǎn xī qū.
当轩大榜与名目,平地重翻偃溪曲。
qǔ zhōng shí zhuǎn sān miào yǔ, yī yī shēng yīn tán fó zǔ.
曲中时转三妙语,一一声音谈佛祖。
xuān huī yī shì shí fāng gǔ, wàn hè fēng léi sòng yān yǔ.
喧豗噫视十方鼓,万壑风雷送烟雨。
cǐ shēng bù shǔ wén zhōng qǔ, liù jiàn xiāng rǎng jìng shuí zhǔ.
此声不属闻中取,六鉴相攘竟谁主。
hòu lái fēn fēn hé zú shù, wǔ rǔ fēng tóu céng zhuàn jǔ.
后来纷纷何足数,五乳峰头曾赚举。
shān wēng yǒu ěr bǎi bù wén, tuán pú qū jǐ qióng cháo hūn.
山翁有耳百不闻,团蒲曲几穷朝昏。
hé shí yán xī jū hán lǜ, sǎo yè jiān chá shuì chū zú.
何时沿溪掬寒绿,扫叶煎茶睡初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专题为您介绍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古诗,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弥逊著名诗词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花阴》 《水龙吟(上巳)》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醉花阴(硕人生日)》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蝶恋花(拟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醉花阴(木犀)》

您也许还喜欢

《与粹之游支提九日仲宗以诗酒见寄次韵答之》李弥逊 《与公晔饮西山坐上再和前韵》李弥逊 《与老禅诸上人同游鼓山灵源洞》李弥逊 《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人欲暗得树》李弥逊 《再和明复蹈元之什》李弥逊 《赠别竹西王彦升居士》李弥逊 《赠浮光王教授》李弥逊 《赠硕夫》李弥逊 《赠朱少章》李弥逊 《张从之许玉友辄用其七夕赋韵以简之》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