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待制》 李弥逊

宋代   李弥逊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和刘待制》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刘待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弥逊。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宦海中的历程,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朝廷的舆台上。白发已经长成,他深知自己并不辜负鲁开的期望。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这句诗意味深长,形象地描述了诗卷的起伏曲折。就像凫鹜飞去又返回,它们在行走中经历了很多,而诗卷也通过卷叠展示了云烟般的景象。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这句诗描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风伯却似乎无动于衷,不加理会。春天已经到来,花神展现出一些才华,虽然只是微小的表现。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没有困扰他的事情,他的眼中只有那些美丽的诗句,而且这些诗句是非常纯净的,不带一丝杂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宦海中的历程,以及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自豪和对诗歌的敬重。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对比手法,使诗词更具有艺术感和思想深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蕴深远,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诗人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刘待制》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ú dài zhì
和刘待制

huàn yóu zōng jī xìn yú tái, bái shǒu zhī fēi kuì lǔ kāi.
宦游踪迹信舆台,白首知非愧鲁开。
shī juàn yún yān shū fù juǎn, lì xíng fú wù qù hái lái.
诗卷云烟舒复卷,吏行凫鹜去还来。
yǔ duō fēng bó màn bù xǐng, chūn bàn huā shén xiǎo yǒu cái.
雨多风伯漫不省,春半花神小有才。
shuí wèi chī ér wú lè shì, yǎn zhōng xiù jù jué xiān āi.
谁为痴儿无乐事,眼中秀句绝纤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刘待制》专题为您介绍和刘待制古诗,和刘待制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弥逊著名诗词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花阴》 《水龙吟(上巳)》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醉花阴(硕人生日)》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蝶恋花(拟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醉花阴(木犀)》

您也许还喜欢

《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韵》李弥逊 《和平仲侍郎财用移居韵》李弥逊 《和舍弟简公序》李弥逊 《和士特韵程进道舍人》李弥逊 《和似表弟次吴江》李弥逊 《和小君游灵隐寺》李弥逊 《和颖仲山行即事》李弥逊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李弥逊 《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李弥逊 《和仲宗判监》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