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塔》 李弥逊

宋代   李弥逊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杯渡塔》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杯渡塔》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松转路头,
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
杯渡空法迹。
真源不可取,
香火供晨夕。
客至变忘言,
荒庭秋草积。

诗意:
《杯渡塔》描绘了一幅寺庙景象。诗中通过描写青松、白塔、僧人和佛教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禅修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诗词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和内心的宁静。

赏析:
首句“青松转路头”,通过描绘青松转弯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在寻求心灵的安宁和真实之路上的追求。白塔作为寺庙的象征,枕在山脉之间,展示了佛教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第二句“锡飞归上方”,描绘了僧人离开尘世归向上方的景象,强调了修行者超越尘世纤俗的追求。杯渡空法迹,意味着修行者通过禅定和冥想,超越了尘世的种种幻象,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真源不可取”,表达了诗人对真理无法通过言语和形式来表达的理解。香火供晨夕,指的是僧人们每天早晚燃香祭拜佛像,表达对佛陀与佛法的敬仰和信奉。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描绘了当客人到来时,僧人们抛却尘世的纷扰,心境变得宁静,荒庭中秋草的景象也寓意着禅定修行者淡泊名利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仪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和谐共生的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杯渡塔》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bēi dù tǎ
杯渡塔

qīng sōng zhuǎn lù tóu, bái tǎ zhěn shān lē.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xī fēi guī shàng fāng, bēi dù kōng fǎ jī.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
zhēn yuán bù kě qǔ, xiāng huǒ gōng chén xī.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kè zhì biàn wàng yán, huāng tíng qiū cǎo jī.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杯渡塔》专题为您介绍杯渡塔古诗,杯渡塔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弥逊著名诗词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花阴》 《水龙吟(上巳)》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醉花阴(硕人生日)》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蝶恋花(拟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醉花阴(木犀)》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李弥逊 《次韵舍弟游本觉寺》李弥逊 《次韵似表弟题朝爽亭呈公晔公和二友》李弥逊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李弥逊 《次韵瑀老空间》李弥逊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李弥逊 《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李弥逊 《发桐庐》李弥逊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李弥逊 《寄枢密富丈》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