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文伯归溧阳》 李弥逊

宋代   李弥逊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计筒长遗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导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送邵文伯归溧阳》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邵文伯归溧阳》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邵文伯归溧阳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意:
诗人以自然的景象和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出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离别的思念。诗中描绘了邵文伯离开异县已有三年,偶然间两人相遇,并以浮木遇到龟一样的奇遇来形容这次重逢。忙碌的生活中,作者思念着邵文伯,但他也希望邵文伯能在安静的时刻饮酒、静心禅修。作者以自然的比喻,将邵文伯的沧桑与自己的枯槁相对照,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自身的无奈。最后,诗人担心分别后邵文伯会改变,戴上冠冕不再像过去一样平易近人,因此担心自己会失去朋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友谊和离别的情感,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自然景物,将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友人的命运相对照,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作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情世故和人情深处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引发共鸣。

译文:
为了不输出英文,以下为《送邵文伯归溧阳》的中文译文:

盍簪异县亦三年,
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计筒长遗客,
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导君今似,
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
着鞭莫遣祖生先。

这首诗以自然的景象和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离别的思念。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自然景物,诗人将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邵文伯归溧阳》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ào wén bó guī lì yáng
送邵文伯归溧阳

hé zān yì xiàn yì sān nián, fú mù féng guī xìn ǒu rán.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máng lǐ jì tǒng zhǎng yí kè, jìng zhōng jiǔ hù bù fáng chán.
忙里计筒长遗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suān hán lì dǎo jūn jīn shì, kū gǎo xiāng yuán wǒ zì lián.
酸寒溧导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bié hòu dàn guān yīng bù miǎn, zhe biān mò qiǎn zǔ shēng xiān.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邵文伯归溧阳》专题为您介绍送邵文伯归溧阳古诗,送邵文伯归溧阳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弥逊著名诗词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花阴》 《水龙吟(上巳)》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醉花阴(硕人生日)》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蝶恋花(拟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醉花阴(木犀)》

您也许还喜欢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李弥逊 《宿扬州城外》李弥逊 《宿云轩》李弥逊 《题范才元湘江诗画》李弥逊 《题兴教寺》李弥逊 《王岩起乐斋》李弥逊 《五石·群玉峰》李弥逊 《五石·水月岩》李弥逊 《五石·阴壑》李弥逊 《学士兄还乡之始会宾亲石门寺以开门见山不能》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