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李弥逊

宋代   李弥逊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该诗表达了对春日逝去的感慨和对离别的忧伤之情。

译文:
欲挽余芳近酒卮,
丁宁红紫莫相违。
纵无风雨飘零去,
已是愁蜂燕子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的离去为主题,通过描绘花香凋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留住余香的愿望,他希望将花香保存近身,让它们陪伴自己饮酒。诗中的“酒卮”是酒器,诗人以此喻指自己的心境,希望通过与花香相伴,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慰藉。

接着,诗人提到“丁宁红紫莫相违”,这里的“丁宁”指的是春日,而“红紫”则是指鲜艳的花朵。诗人以色彩鲜艳的花朵来形容春天的美景,暗示着春日的离去将不再有这样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离去和离别的忧伤之情。诗人认为即使没有风雨,春天也会离去,而此时已经是愁绪蜂拥而至、燕子归巢的时节。这里的“愁蜂燕子归”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忧伤和凄凉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和离别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深深忧伤。诗中运用了花香、色彩和昆虫等意象,以及对酒和春天的象征,使诗情更加丰富。这首诗既展示了李弥逊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切体验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jī zhòng chūn rì èr shǒu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

yù wǎn yú fāng jìn jiǔ zhī, dīng níng hóng zǐ mò xiāng wéi.
欲挽馀芳近酒卮,丁宁红紫莫相违。
zòng wú fēng yǔ piāo líng qù, yǐ shì chóu fēng yàn zi guī.
纵无风雨飘零去,已是愁蜂燕子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嵇仲春日二首古诗,次韵嵇仲春日二首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弥逊著名诗词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醉花阴》 《水龙吟(上巳)》 《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钓台新亭)》 《醉花阴(硕人生日)》 《声声慢(木犀)》 《十样花》 《蝶恋花(拟古)》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诉衷情(次韵他伯纪桃花)》 《醉花阴(木犀)》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嵇仲春日二首》李弥逊 《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李弥逊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李弥逊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李弥逊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李弥逊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李弥逊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李弥逊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李弥逊 《次韵岩起绿萼梅》李弥逊 《次韵岩起绿萼梅》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