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二首》 曹勋

宋代   曹勋
天声未畅威穷发,将军已过和城窟。
红旗半卷夜归来,马蹄踏碎天山月。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塞下曲二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塞下曲二首》是宋代曹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和边塞生活的景象,展现了将军归来的壮丽场面和战争的残酷现实。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塞外的天空未能传达出将士们的威武气势,将军已经越过和城窟(烽火台)。夜晚,红旗半卷,将军归来,马蹄声踏碎了高悬天山的明亮月光。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场景。作者通过对天声、将军、红旗和马蹄的描写,展现了战争所带来的威力和残酷。天声未能传达出将士们的威势,显示出他们的力量超越了天地。将军已经越过和城窟,象征着他们在战场上奋勇前进,不畏艰险。红旗半卷夜归来,给人一种壮丽的画面,表现出将军凯旋归来的豪情壮志。马蹄踏碎天山月,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毁灭。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富有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触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塞下曲二首》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sāi xià qū èr shǒu
塞下曲二首

tiān shēng wèi chàng wēi qióng fā, jiāng jūn yǐ guò hé chéng kū.
天声未畅威穷发,将军已过和城窟。
hóng qí bàn juǎn yè guī lái, mǎ tí tà suì tiān shān yuè.
红旗半卷夜归来,马蹄踏碎天山月。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塞下曲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塞下曲二首古诗,塞下曲二首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曹勋著名诗词

《夹竹桃花·咏题》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武陵春》 《沁园春(早春)》 《武陵春》 《二色莲(咏题)》 《松梢月》 《清平乐》 《菩萨蛮》 《菩萨蛮》 《好事近》 《好事近》

您也许还喜欢

《塞下曲二首》曹勋 《楚狂接舆歌》曹勋 《古战场》曹勋 《闺怨》曹勋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曹勋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曹勋 《和次子耜久雨韵三首》曹勋 《和何季崇签判三首》曹勋 《和何季崇签判三首》曹勋 《和何季崇签判三首》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