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曹勋

宋代   曹勋
生灵涂炭帝兴怜,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二君归计托楼船。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生灵涂炭帝兴怜,
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
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
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
二君归计托楼船。

中文译文:
看到百姓民众生活困苦,帝王应该怜悯;
掌握权力的官吏应该秉持初心来施行政策。
古代禹贡的山川景物依然存在,
但汉代的户籍却已经失去了完整的编制。
对于征收的税款和夷夏之地的疑问,可能与古代的情况不符,
长期存在的弊端既不分公共也不分私人,不分年代。
我请求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
两位君子归来的计划寄托在海上的船只上。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曹勋所作,主题是送别郑吏部出使的两首诗。诗中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待遇。作者以生灵涂炭形容民众的困苦,呼吁帝王能够关心百姓,官吏应当秉持公正的原则行事。他提到了禹贡的山川依然存在,但是汉代的户籍却失去了完整的编制,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旧制度的衰落。诗中还涉及到对征收和治理的质疑,认为现实状况与古代制度不符,以及长期存在的弊端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都无法摆脱,不分时间。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期待两位君子能够平安归来,将希望寄托在船只上。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困境,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浮躁与动荡。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改革的呼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民生状况的关切。诗中对禹贡和汉代户籍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以及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衰落。作者以生灵涂炭和积弊公私等形象的描绘,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困境。最后,通过向韩州的风传递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改变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lì bù chū shǐ èr shǒu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shēng líng tú tàn dì xìng lián, lǎn pèi gōng yīng yuán zhù biān.
生灵涂炭帝兴怜,揽辔公应原著鞭。
yǔ gòng shān chuān réng jiù guàn, hàn shí hù kǒu shī cán biān.
禹贡山川仍旧贯,汉时户口失残编。
jiāo zhēng yí xià yí fēi gǔ, jī bì gōng sī bù jì nián.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qiě qǐ hán zhōu fēng xìn hǎo, èr jūn guī jì tuō lóu chuán.
且乞韩州风信好,二君归计托楼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郑吏部出使二首》专题为您介绍送郑吏部出使二首古诗,送郑吏部出使二首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曹勋著名诗词

《夹竹桃花·咏题》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武陵春》 《沁园春(早春)》 《武陵春》 《二色莲(咏题)》 《松梢月》 《清平乐》 《菩萨蛮》 《菩萨蛮》 《好事近》 《好事近》

您也许还喜欢

《题钓台》曹勋 《题光武庙三首》曹勋 《题光武庙三首》曹勋 《题光武庙三首》曹勋 《题山景二首》曹勋 《题山景二首》曹勋 《有惠锦鸡者因暇赋之》曹勋 《与印老同访天封老至夕忘归》曹勋 《远如期》曹勋 《再答前韵二首》曹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