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二首》 吴芾

宋代   吴芾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分类:

作者简介(吴芾)

吴芾头像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蜡梅二首》吴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蜡梅二首

谁将栗玉刻蜂房,
巧向梢头取次妆。
羞得江梅都避舍,
满园不见一枝芳。

中文译文:
有人用栗色的玉石雕刻成蜂房,
巧妙地放在枝头上,像在给它妆扮。
害羞得江梅都躲开不敢出来,
整个花园里看不到一枝美丽的花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吴芾所作,以描绘蜡梅为题材。蜡梅是一种冬季开放的花朵,具有清雅、洁白的特点,常被赋予坚贞、孤傲的象征。诗中以蜡梅作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某种美好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首句“谁将栗玉刻蜂房”,通过将蜡梅比喻为栗玉刻成的蜂房,展现了蜡梅的高雅和精致之美。栗玉是一种红褐色的石头,与蜡梅的颜色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对比的美感。

接着,“巧向梢头取次妆”,形容蜡梅的妆点和装饰。蜡梅开放在寒冷的冬天,枝头凋零的景象中,它却独具芳香,犹如精心打扮后的妆容,给人带来一丝生机和希望。

然而,“羞得江梅都避舍”,表达了蜡梅的孤傲和自卑。江梅指的是梅花,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也是一种独自开放的花朵,但它们在蜡梅的面前却感到惭愧而躲避。作者通过对比,凸显了蜡梅的高洁和与众不同。

最后一句“满园不见一枝芳”,揭示了整个花园中没有其他花朵的情景,只有孤独的蜡梅独自开放。这种孤芳自赏的境况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蜡梅的坚韧和顽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蜡梅的赞美和对于一种孤独美的追求。通过蜡梅的形象,诗人传达了自我超越、独立自主的精神,并表达了一种面对逆境仍然能保持自我独特的态度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蜡梅二首》吴芾 拼音读音参考

là méi èr shǒu
蜡梅二首

shuí jiāng lì yù kè fēng fáng, qiǎo xiàng shāo tóu qǔ cì zhuāng.
谁将栗玉刻蜂房,巧向梢头取次妆。
xiū dé jiāng méi dōu bì shě, mǎn yuán bú jiàn yī zhī fāng.
羞得江梅都避舍,满园不见一枝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蜡梅二首》专题为您介绍蜡梅二首古诗,蜡梅二首吴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吴芾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寿徐大参·九月二十六)》 《拙者有重阳诗以阳字韵岁和一篇复继前作》 《乍晴与客登眺和陶和胡西曹韵》 《赠州守》 《赠远老》 《曾元伯以余七十用韵见庆复和之》 《玉山道中》 《又和金克家送春》 《游朱氏园》 《西安道中二首》 《西安道中二首》 《挽袁正言》

您也许还喜欢

《蜡梅二首》吴芾 《领客赏海棠雪作》吴芾 《领客赏海棠雪作》吴芾 《吕丞相生日》吴芾 《梅花下饮茶又成二绝》吴芾 《梅花下饮茶又成二绝》吴芾 《梅亭盖旧太守徐公禋所作传者谓公得庾岭梅移》吴芾 《梅亭盖旧太守徐公禋所作传者谓公得庾岭梅移》吴芾 《前太守仲求石问留题因和三首》吴芾 《前太守仲求石问留题因和三首》吴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