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曾协

宋代   曾协
山川吞尽一壶中,未见先生芥蒂胸。
要识广输藏粟粒,且将谈笑举针锋。
橘中载酒初无碍,花裹行车足有容。
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
分类:

作者简介(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曾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壶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壶中斋的赞美和对李懋之先生的敬佩之情。

诗词中的"山川吞尽一壶中",形象地描绘了壶中斋的奇妙景象,似乎整个山川世界都被装进了这个小小的壶中。而"未见先生芥蒂胸"则表达了诗人对李懋之先生胸襟广阔、不计小节的钦佩之情。

诗词中还提到了"广输藏粟粒",意味着要能够广泛传输(知识)并收藏其中的精华。"且将谈笑举针锋"则表明了诗人对李懋之先生博学多才、谈笑自如的赞叹。

接下来的几句中,"橘中载酒初无碍"和"花裹行车足有容",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壶中斋的神奇之处,无论是装酒还是装花都毫不困难,展现了壶中斋的无限容量。

最后两句"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表达了诗人通过壶中斋的体验,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看到了世间万象,感叹尘世的繁华和多变。

这首诗词通过对壶中斋的描绘,展现了壶中斋的神奇之处和李懋之先生的博学多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广博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丰富,意境清新,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曾协 拼音读音参考

lǐ mào zhī hú zhōng zhāi qǐng fù shī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shān chuān tūn jǐn yī hú zhōng, wèi jiàn xiān shēng jiè dì xiōng.
山川吞尽一壶中,未见先生芥蒂胸。
yào shí guǎng shū cáng sù lì, qiě jiāng tán xiào jǔ zhēn fēng.
要识广输藏粟粒,且将谈笑举针锋。
jú zhōng zài jiǔ chū wú ài, huā guǒ xíng chē zú yǒu róng.
橘中载酒初无碍,花裹行车足有容。
kě dàn dà qiān guī yǎn jiè, fēng chén cóng cǐ xiàn chóng chóng.
可但大千归眼界,风尘从此现重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专题为您介绍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古诗,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曾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曾协著名诗词

《水龙吟(别故人)》 《酹江月(咏芍药)》 《酹江月(宴叶叔范新第)》 《酹江月(扬州菊坡席上作)》 《水调歌头(细君生日作)》 《水调歌头(送史侍郎)》 《祝英台(和翁士秀牡丹韵)》 《凤栖梧(西溪道中作)》 《蹋莎行(春归怨别)》 《桃源忆故人(和翁士秀)》 《秦楼月(留别海陵诸公)》 《浣溪沙(咏芍药金系腰海陵席上作)》

您也许还喜欢

《拟结客少年场》曾协 《凝香迳》曾协 《蓬户》曾协 《清富庵》曾协 《沈正卿重梅次韵》曾协 《送汪汝冯沿檄造朝》曾协 《送赵有翼监丞造朝供职》曾协 《送赵有翼通守吴兴》曾协 《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曾协 《王炎弼安吉丞厅真清轩和沈文伯韵》曾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