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曹彦约

宋代   曹彦约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
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
分类: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曹彦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是宋代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李舍人离开修史之职,多次迁徙,最终辞官归隐的情景。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丁未年间,慈恩盛世,李舍人从容地来到这里。
一直从事修史之职,后来三次迁徙到鸟台。
回忆起这段时光,心情才能变得美好,可如今他带着衡器离去却再也不会回来。
恩泽与荣华频繁而来,但晚年却遭遇了许多不幸之事。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舍人的经历,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李舍人个人的遭遇。丁未年间,是指宋徽宗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慈恩盛世,意味着社会繁荣、国泰民安。然而,李舍人虽然在这个盛世中从容地来到故殿修史,但他却多次迁徙,最终放弃了官职,选择了隐居。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残酷和不稳定性。

诗中提到的衡器是指衡门,它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李舍人离开时带着衡器,意味着他不再追求权力和地位,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描述了李舍人晚年的遭遇,尽管曾经享受过荣华富贵,但晚年却遭遇了不幸和悲哀。这呼应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转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舍人的命运转折和人生抉择。诗人通过描绘李舍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李舍人在盛世中追求功名,但最终选择了离开,回归本心。诗词通过对李舍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权力与地位的反思,以及对于追求内心真正追求的呼唤。

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意象,如慈恩盛世、衡器、恩荣和晚遇有馀哀等,使诗意更加深远。通过对比,诗人将社会的荣华富贵与个人的幸福和心灵追求对立起来,让人们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李舍人的命运描写,寄托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这种感悟超越了时代和个人的局限,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普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曹彦约 拼音读音参考

gù diàn zhuàn xiū shǐ lǐ shè rén wǎn zhāng èr shǒu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dīng wèi cí ēn shèng, cóng róng zuì hòu lái.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
yī cóng cí mò shòu, sān xǐ rù niǎo tái.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
jì dòng shí fāng hǎo, chí héng qù bù huí.
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
ēn róng pín chū fú, wǎn yù yǒu yú āi.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古诗,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曹彦约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曹彦约著名诗词

《满庭芳(寿妻)》 《子敬见和食雪诗仍次前韵》 《中和后一日吴门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赠别潘汉臣》 《再次仁季咏梅韵》 《再次仁季咏梅韵》 《闻官军收复新息》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宿苏坊》 《送魏使群归宛陵二首》 《送魏使群归宛陵二首》

您也许还喜欢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曹彦约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曹彦约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曹彦约 《见梅有感》曹彦约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曹彦约 《静坐对茶花偶作》曹彦约 《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曹彦约 《九日遣兴》曹彦约 《龙游道中得家信》曹彦约 《龙游道中即事》曹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