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 阳枋

宋代   阳枋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分类:

作者简介(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茅屋》阳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茅屋》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茅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意:

诗人在茅屋中情契居住,炊烟与雨水相融合,意味着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放松心情,与友人一起外出行走,通过言语来交流心灵的感受。竹林哀悼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芦苇窗户透着半轮明月。诗人感慨桃源之地的美景,仿佛重温前贤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茅屋象征着朴素和宁静,炊烟与雨水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人与友人一起外出行走,通过言语传递情感,表达了他对真挚友情的珍视。竹林和芦苇窗户的描写,给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感觉,诗人的心境也因此而更加深沉。最后,诗人以桃源的景色来形容眼前所得的趣味,表达了自己在茅屋中创作诗歌的心境,仿佛与前贤为伍。

整首诗以简洁、淡泊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质朴而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茅屋》阳枋 拼音读音参考

máo wū
茅屋

qíng qì jū lián wū, chuī zhāi liù hé yān,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
fàng huái xíng gòng chū, dé yǔ zuò xiāng chuán,
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
zhú āi dào yún shēn, lú chuāng yuè bàn chuān.
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táo yuán jīn dé qù, kān fù nǐ qián xián.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茅屋》专题为您介绍茅屋古诗,茅屋阳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阳枋著名诗词

《临江仙(涪州北岩玩易有感)》 《念奴娇(丁卯中元作示儿)》 《贽袁茶使》 《云山避地》 《用昌黎赋鸣雁韵劝蹇从叔出峡与乃兄相依》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寿蹇从叔制干》 《寿邓提干母》 《寿邓提干母》 《寿邓了西提干与乃堂相距八日》 《久留黄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独酌》

您也许还喜欢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阳枋 《绍庆罗巡检》阳枋 《石筒峡》阳枋 《收弟侄书中都》阳枋 《寿邓子西知县》阳枋 《寿涪州李汉辅使君》阳枋 《寿韩司理》阳枋 《寿蹇用叔姻翁总干》阳枋 《寿李使君宣义父子同日》阳枋 《寿刘节判》阳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