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叔永见寄韵》 李曾伯

宋代   李曾伯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吴叔永见寄韵》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吴叔永见寄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吴叔永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眼中只剩下凡马,无法忘怀那千牛。
千里江水漂浮处,思念依然如昔长久。
用红弦弹奏高雅曲,继承华衮的传统文风。
礼乐自古温文造,如今文馆欠缺薛收。
任丘墟百年的责任,须慎重,不要将酒宴放在南楼上。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叔永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以“眼空凡马绝全牛”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感叹岁月不再,曾经熟悉的景物已经消失。然而,作者并不忘记过去,仍然怀念那些已经离去的时光,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文化传承和时代变迁的忧虑。通过“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这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希望。作者希望能以高雅的音乐和文风,延续华衮的传统,使文化在时光中得以传承。

然而,作者也不禁感慨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不同,以及对当下文化状况的担忧。作者提到“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暗示了礼乐制度和文化馆藏的衰落。作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和恢复这些传统,以保护和延续文化的精髓。

最后两句“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文化责任的呼唤。任丘墟是古代的文化中心,作者希望能够以百年的责任感,慎重对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要将文化降低到酒宴和娱乐的层面。

整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忧虑。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和文化价值的关切,呼唤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保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吴叔永见寄韵》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ú shū yǒng jiàn jì yùn
和吴叔永见寄韵

yǎn kōng fán mǎ jué quán niú, kěn niàn jiāng píng wàn lǐ fú.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yī chàng zhū xián bǔ sāo yǎ, piàn yán huá gǔn xù chūn qiū.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lǐ luó zì xī xū wēn zào, wén guǎn ér jīn qiàn xuē shōu.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yào rén qiū xū bǎi nián zé, shèn wú zūn zǔ shàng nán lóu.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吴叔永见寄韵》专题为您介绍和吴叔永见寄韵古诗,和吴叔永见寄韵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曾伯著名诗词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一剪梅(乙卯中秋)》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声声慢(赋红梅)》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贺新郎(自和前韵)》

您也许还喜欢

《和吴叔永见寄韵》李曾伯 《和袁提刑咏雪》李曾伯 《和袁提刑咏雪》李曾伯 《衡阳道间》李曾伯 《衡阳道间》李曾伯 《衡阳道间》李曾伯 《己酉夏咏月岩》李曾伯 《记十五日夜星犯月》李曾伯 《甲午中秋在魏塘值风雨》李曾伯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