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李曾伯

宋代   李曾伯
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逍遥楼,望着遥远的尧山,眼前是一座高耸的城墙,上面镶嵌着琳琅满目的玉石,巨大的梁木拱起整个城墙。宛如一幅宏伟的画屏,展现出壮丽的景象。两位才子在这里写下了银笔般华丽的诗句,彰显了他们的才华。

河滩平静,白鹭独立其中,秋天的景色无穷无尽。月色寒冷,乌鸦在夜晚中哀鸣不已。有客人倚在楼栏上,畅谈清雅之事,尽情享受逍遥自在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白云之中,与世隔绝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登上逍遥楼的心境和情感。尧山的壮丽景色、城墙上的群玉以及诗人的才华都展现了一种宏大、壮丽和华丽的气氛。同时,诗词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夜晚的冷寂,传达了一种寂静和孤寂之感。最后,诗人通过描述与朋友的亲切交谈,表达了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首诗词以其豪放的笔调和丰富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诗词展示了作者对逍遥自在、清雅高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色的描绘,以及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整首诗词以其美妙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xiāo yáo lóu hé fāng fú ruò yùn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yáo shān jǔ mù jiàn yú qiáng, qún yù sēn sēn gǒng jù liáng.
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yī fú huà píng luó wěi guān, liǎng shī yín bǐ guān dāng chǎng.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shā píng lù lì qiū wú jìn, yuè lěng wū tí yè wèi yāng.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yǒu kè píng lán gòng qīng huà, xiāo yáo hé yì bái yún xiāng.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专题为您介绍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古诗,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曾伯著名诗词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一剪梅(乙卯中秋)》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声声慢(赋红梅)》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贺新郎(自和前韵)》

您也许还喜欢

《登郢州四望亭》李曾伯 《丁亥沔阳春时即事简吴叔永》李曾伯 《丁未效八窗叔赋黄郎》李曾伯 《丁已闰月六日登岳阳楼》李曾伯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李曾伯 《赋新茶》李曾伯 《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李曾伯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李曾伯 《固城湖边即事》李曾伯 《管顺甫以湘竹为青奴儿贶为名湘夫人赋以谢之》李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