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分类: 唐诗三百首边塞生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酌花前醉忆君,
与君春别又逢春。
惆怅银杯来处重,
不曾盛酒劝闲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独自饮酒的情景,他在花前饮酒时思念着心爱的人。诗人与这位心爱的人在春天分别,如今又在新的春天相逢。然而,作者内心感到惆怅,因为他的酒杯重重地摆在他面前,却无法将酒倒满,以劝慰身旁的闲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他通过独自饮酒这个意象,传达了他对心爱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花前景象与春天的意象,给人一种温暖、明朗的感觉,与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银杯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他无法将酒倒满,无法用酒来忘却思念。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他希望有人能来劝慰他,与他共享酒宴,但却没有人能够体会他的心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春天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体味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dú zhuó yì wēi zhī shí duì suǒ zèng zhǎn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

dú zhuó huā qián zuì yì jūn, yǔ jūn chūn bié yòu féng chūn.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
chóu chàng yín bēi lái chù zhòng, bù céng shèng jiǔ quàn xián rén.
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专题为您介绍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古诗,独酌忆微之(时对所赠醆)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微之宅残牡丹》白居易 《新磨镜》白居易 《感发落》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偶题是诗》白居易 《酬王十八见寄》白居易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白居易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白居易 《晚秋夜》白居易 《惜牡丹花二首》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