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除夜》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除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除夜》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译文:
黄昏时我瘦弱地扶着下巴坐着,半夜里我枕着臂膀入眠。
离乡背井已有一段时间,再次见到日月运行。
我已在江南渡过了多少岁月,春天已经抛弃了渭北的田地。
浔阳的日子早晚会到来,明天就是三年的日子。

诗意:
这首诗词以除夜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在黄昏时坐下,思考着自己离开故乡的时光,直到半夜才入眠。他感叹自己离开国家已有一段时间,如今再次目睹日月轮回。他回顾了自己在江南度过的岁月,感觉时光如梭,春天已经离开了他在渭北的田地。诗人期待着浔阳的到来,他意味着明天将是三年的日子,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除夜》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述自己的离乡之旅和在江南的岁月,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变化。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境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清晰,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岁月渐逝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除夜》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chú yè
除夜

báo wǎn zhī yí zuò, zhōng xiāo zhěn bì mián.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yī cóng shēn qù guó, zài jiàn rì zhōu tiān.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lǎo dù jiāng nán suì, chūn pāo wèi běi tián.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xún yáng lái zǎo wǎn, míng rì shì sān nián.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除夜》专题为您介绍除夜古诗,除夜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白居易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白居易 《庾楼新岁》白居易 《上香炉峰》白居易 《忆微之》白居易 《雨夜赠元十八》白居易 《寒食江畔》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白居易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白居易 《石榴树(一作石楠树)》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