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入青云无见日,
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
故故抛愁与后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樱桃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樱桃花的种植和观赏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身影比喻为身入青云之中,表示他身处高处,无法看到阳光。然而,他却亲手栽种了一棵红色的樱桃树,正逢春天,樱桃花盛开。他将花朵留在楼前,向楼里的人们展示,这是他故意抛弃自己的忧愁,让后人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樱桃花的喜爱和种植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通过身入青云无见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处境高远、与尘世隔绝的心境。手栽红树又逢春,描绘出樱桃花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将花留在楼前,抛弃自己的忧愁,展示给后人观赏,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分享的精神。

整首诗词以樱桃花为题材,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和欣赏之情。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感受。这首诗词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生活的热爱,并通过抛弃个人忧愁、将美好留给后人的行为,呼吁人们珍惜美好事物、乐观面对生活。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白居易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tí dōng lóu qián lǐ shǐ jūn suǒ zhǒng yīng táo huā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shēn rù qīng yún wú jiàn rì, shǒu zāi hóng shù yòu féng chūn.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
wéi liú huā xiàng lóu qián zhe, gù gù pāo chóu yǔ hòu rén.
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专题为您介绍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古诗,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巴水》白居易 《野行》白居易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杨八》白居易 《奉酬李相公见示绝句(时初闻国丧)》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开(去年自庐山移来)》白居易 《戏赠萧处士、清禅师》白居易 《钱虢州以三堂绝句见寄,因以本韵和之》白居易 《三月三日》白居易 《寒食夜》白居易 《代州民问》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