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寺》 董嗣杲

宋代   董嗣杲
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
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
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
恝永当年塔,阴云拨不开。
分类:

《西林寺》董嗣杲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林寺》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西林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寺庙的现状,表达了一种深秋景色下的寂寥和凄凉之感。

诗词中首先描述了寺庙的环境,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这里的"地分连寺树"意味着地势分割着寺庙的树木,寺庙被树木环绕。"迳掩隔墙苔"描绘了小径被苔藓覆盖,墙壁被遮蔽。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的荒凉和寂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寺庙的状况。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寺庙的屋宇残破,没有僧侣居住,但在深秋时节,有客人前来。这表明寺庙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但仍有游客来此。

然后,诗人描述了寺庙中的一些动物景象。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猿猴在光秃的树上嘶鸣,饥饿的鸟儿停留在香台上。这些动物的存在强调了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艰难和无常。

最后两句恝永当年塔,阴云拨不开,表达了一种沉寂和凝重的氛围。"恝永当年塔"意味着古老的塔楼依然矗立,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阴云拨不开"则暗示了寺庙周围的阴霾和幽暗,可能也借喻了世事纷繁,人世间的纷扰难以消散。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西林寺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和寺庙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寂寥和沉思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古老庙宇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西林寺》董嗣杲 拼音读音参考

xī lín sì
西林寺

dì fēn lián sì shù, jìng yǎn gé qiáng tái.
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
pò wū wú sēng zhù, shēn qiū yǒu kè lái.
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
hào yuán guī tū shù, jī niǎo lì xiāng tái.
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
jiá yǒng dāng nián tǎ, yīn yún bō bù kāi.
恝永当年塔,阴云拨不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西林寺》专题为您介绍西林寺古诗,西林寺董嗣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董嗣杲著名诗词

《齐天乐》 《湘月》 《坐病不赴姚总统席夜闻乐声因寄》 《舟归富池纪怀》 《重游清虚庵》 《重游能仁寺》 《忠勇庙》 《赠圭上人》 《再逢黄山矶上老叟》 《玉绣球花》 《玉绣球花》 《玉绣球花》

您也许还喜欢

《戏酬李勉之留江州怀琴窗之什》董嗣杲 《下彭泽》董嗣杲 《先得楼》董嗣杲 《香林》董嗣杲 《小新堤》董嗣杲 《杨梅坞》董嗣杲 《予辛酉春哭钟松岩于馀杭灵溪壬戌春于江州马》董嗣杲 《雨窗夜感》董嗣杲 《雨后》董嗣杲 《雨中宿洞霄》董嗣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