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宦途堪笑不胜悲,
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
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
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
欲抛官去尚迟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萧相公宅遇到自远禅师后的感慨之情。诗人以自身的宦途经历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转变。他感叹宦途的荣华昨日还在,而今却一切衰败,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凉。他将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秋蓬,将宦途比作昙花一现的春梦,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以自己半白的头发感到惭愧,向远禅师问道红尘世界中的真正意义。他认为自己在这世间的缘分尚未尽尽,虽然有放弃官职的念头,但仍存在犹豫不决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内心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宦途的描述,诗人揭示了人世间的浮华和虚妄,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对自己的颓败和对官职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心情。通过与远禅师的对话,诗人试图寻找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解脱之道。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清远,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追问,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xiāo xiàng gōng zhái yù zì yuǎn chán shī, yǒu gǎn ér zèng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

huàn tú kān xiào bù shèng bēi, zuó rì róng huá jīn rì shuāi.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zhuǎn shì qiū péng wú dìng chù,
转似秋蓬无定处,
cháng yú chūn mèng jǐ duō shí.
长于春梦几多时。
bàn tóu bái fà cán xiāo xiāng, mǎn miàn hóng chén wèn yuǎn shī.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yìng shì shì jiān yuán wèi jǐn, yù pāo guān qù shàng chí yí.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专题为您介绍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古诗,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偶成十六韵》白居易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白居易 《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白居易 《送严大夫赴桂州》白居易 《春夜宿直》白居易 《夏夜宿直》白居易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白居易 《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白居易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白居易 《访陈二》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