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
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
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

中文译文:

离开南方的官署,握紧衣襟上的尘土,
踏上回东都的征程,门户紧闭。
年老的哀伤之病患到来,心与身体都已同归。
头发由于外缘的剥蚀而减少,一生中的世事不再属于红尘。
怀念那位紫菊蓝采人,一千年来心意相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的,描述了他离开南方的官署,回到东都长安的情景。作者表达了自己年老病患来临时心身归去的决意,以及世事纷繁不再重要的感慨。最后,作者怀念起久远的朋友紫菊蓝采人,表达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中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深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年老病患的无奈和对过去的回忆。他提到自己白了的头发和红尘中曾经发生的事情,暗示了人生的转变和岁月的磨砺。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紫菊蓝采人的思念之情。紫菊蓝采人是白居易的亲近友人,他们彼此心意相依已有千年。这种深厚的友情展现了作者对人情深处的体会和情感上的依恋。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作者对自己衰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所固执依恋的情感。通过描绘个人的感受,诗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shòu tài zǐ bīn kè guī luò zì cǐ hòu dōng dōu zuò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

nán shěng qù fú yī, dōng dōu lái yǎn fēi.
南省去拂衣,东都来掩扉。
bìng jiāng lǎo qí zhì, xīn yǔ shēn tóng guī.
病将老齐至,心与身同归。
bái shǒu wài yuán shǎo, hóng chén qián shì fēi.
白首外缘少,红尘前事非。
huái zāi zǐ zhī sǒu, qiān zǎi xīn xiāng yī.
怀哉紫芝叟,千载心相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专题为您介绍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古诗,授太子宾客归洛(自此后东都作)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秋池二首》白居易 《中隐》白居易 《问秋光》白居易 《引泉》白居易 《知足吟(和崔十八未贫作)》白居易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白居易 《太湖石》白居易 《偶作二首》白居易 《葺池上旧亭》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