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 王恽

元代   王恽
雨势苍山共一云。
雨声作气张三军。
秋风亭下叶缤纷。
官事何忧严限促,天心不负老农勤。
夜窗孤客尽先闻。
分类: 浣溪沙

作者简介(王恽)

王恽头像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王恽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势苍山共一云。
雨声作气张三军。
秋风亭下叶缤纷。
官事何忧严限促,天心不负老农勤。
夜窗孤客尽先闻。

译文:
雨势滂沱如苍山,与云共同一片。
雨声营造出气势,仿佛张三军。
秋风亭下,树叶纷纷飞舞。
官事何忧严格的限制和压迫,天意并没有辜负勤劳的农夫。
在夜晚,孤寂的旅客首先听到了这雨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雨景。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和细腻之情,通过描绘雨势和雨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动形象的雨天场景中。

首先,作者以苍山的雨势来形容雨水的磅礴和浩大,暗示着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接着,作者通过雨声来表达雨水的气势,将雨声比喻为张三军,增加了雨水的震撼力和威力。

在秋风亭下,树叶纷纷飞舞,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这里的叶子象征着秋天的离别和凋零,与雨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凄美而动人的画面。

接下来,作者点出了官事的限制和压迫,表达了人们在官场中的焦虑和困境。然而,作者通过"天心不负老农勤"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和信任,暗示着天道是公正的,对勤劳的农人不会亏待。

最后,作者提到夜晚的时候,孤寂的旅客最先感受到雨声。这里通过夜晚的安静和寂寞,强调了雨声的独特和引人注目的特点,也可能寓意着诗人自己在夜晚对雨声的敏感和感知。

整首诗以雨水为主线,通过描绘雨势、雨声和雨后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也通过对官事和农民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觉体验,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王恽 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zhì yuán jiǔ nián qiū jiǔ yuè, dēng qiū fēng tíng guān yǔ, fù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

yǔ shì cāng shān gòng yī yún.
雨势苍山共一云。
yǔ shēng zuò qì zhāng sān jūn.
雨声作气张三军。
qiū fēng tíng xià yè bīn fēn.
秋风亭下叶缤纷。
guān shì hé yōu yán xiàn cù, tiān xīn bù fù lǎo nóng qín.
官事何忧严限促,天心不负老农勤。
yè chuāng gū kè jǐn xiān wén.
夜窗孤客尽先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王恽专题为您介绍《浣溪沙 至元九年秋九月,登秋风亭观雨,赋》王恽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恽著名诗词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黑漆弩·游金山寺》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言怀》一词,遂继韵戏赠》 《杨柳枝》 《浣溪沙 付高彦卿》 《浣溪沙 王中丞许赠新香不至,书此以催之》 《好事近 春寒继刘君卿韵三首》

您也许还喜欢

《浣溪沙 六月初三日,与学官高伯祥夜话于魏》王恽 《浣溪沙 赠朱帘绣》王恽 《鹊桥仙 大德辛丑岁八月初四日寿平章相公夫》王恽 《望海潮 为子初总管寿》王恽 《水调歌头 寿王子寿,时年八十三》王恽 《水龙吟 送崔中丞赴上都》王恽 《水龙吟 飞卿系出将种,予官燕赵时相识·读》王恽 《满江红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夜梦丞相》王恽 《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为张孝先紫箫赋,系亡金》王恽 《木兰花慢 奉送节使贤侯分帅谯军,兼简仲季》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