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西亭》 白居易
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池西亭》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池西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栏映晚树,
金魄落秋池。
还似钱唐夜,
西楼月出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首句“朱栏映晚树”,以红色的栏杆映衬着晚霞的色彩,形容夕阳下的景色。这种色彩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金魄落秋池”,诗人运用了金色的光芒和秋天的水池相结合的意象,形容夕阳的光芒洒在秋池之中,落下金色的光晕。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消逝。
第三句“还似钱唐夜”,通过比喻,将这个美丽的景色与传说中的“钱唐夜”相提并论。钱唐夜指的是唐代诗人钱起的《唐夜》一诗,其中描绘了月光下的秋夜景色。诗人以此暗示,这个景色如此美丽,宛如传世之作。
最后一句“西楼月出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西楼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过去的时光和回忆。诗人借助月亮的出现,意味着时光在不停地流逝,暗示人生短暂,岁月不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光影、颜色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创造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并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暗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池西亭》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chí xī tíng
池西亭
zhū lán yìng wǎn shù, jīn pò luò qiū chí.
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
hái shì qián táng yè, xī lóu yuè chū shí.
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