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抵九江作》 陈三立

近代   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分类:

《晓抵九江作》陈三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晓抵九江作》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近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黎明时分抵达九江,夜半悄然藏舟启程,江湖摇摆,情况令人怜悯。闭上眼睛,风浪扰动着枕头,抚摸胸膛,家国之忧逼近灯前。床榻上传来呼噜声,邻人的打鼾仿佛是雷鸣。晨曦中,孤独的小船透过篷帆漏进美丽的阳光。离琵琶亭只有一步之遥,站起身来,眺望哭泣的雁群在万峰之巅飞翔。

诗意和赏析:
《晓抵九江作》描绘了一个早晨抵达九江的场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国之忧、孤独和自然景色的体验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和黎明的对比,展示了作者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夜晚的江湖摇摆,给人以悲凉和可怜之感,而黎明时分,阳光透过篷帆的缝隙,照耀在小船上,给人以一线希望和美好的感觉。这种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还融入了对家国之忧的表达。抚摸胸膛的动作象征着对家国的思念和担忧,而邻床传来的打鼾声则与雷鸣相类比,揭示出作者对家国动荡局势的忧虑。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

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离琵琶亭只有咫尺之遥,但仍然站起身来观看哭泣的雁群在万峰之巅飞翔。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雁群的哭泣也可被视作对人世间离别和辛酸的象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情感。

总而言之,《晓抵九江作》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在早晨抵达九江时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了对家国之忧、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又具有普遍的共鸣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晓抵九江作》陈三立 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dǐ jiǔ jiāng zuò
晓抵九江作

cáng zhōu yè bàn fù zhī qù, yáo wù jiāng hú biàn kě lián.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hé yǎn fēng tāo yí zhěn shàng, fǔ yīng jiā guó bī dēng qián.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hān shēng lín tà tiān léi hǒu, shǔ sè gū péng lòu rì yán.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zhǐ chǐ pí pá tíng pàn kè, qǐ kàn tí yàn wàn fēng diān.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晓抵九江作》专题为您介绍晓抵九江作古诗,晓抵九江作陈三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三立著名诗词

《送刘幼云》 《迭韵再答伯夔》 《次韵蒿庵老人见寄》 《余尧衢同年古稀偕老图题句寄祝》 《挽严几道》 《用韵答宗武秋夜集初堂坐客为说鬼故有末句》 《寄题曹公亭》 《雪娘曲(为南海女伶李雪芳作)》 《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 《发九江车行望庐山》 《重伯为人索题画梅于谈坐口占写其上》 《和答闲止翁见赠同痾韵》

您也许还喜欢

《徐悲鸿画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嘴,下瞰洲》陈三立 《始春初堂望钟山余雪》陈三立 《赠汪社耆》陈三立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陈三立 《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陈三立 《挽陈子青翁》陈三立 《挽陈子青翁》陈三立 《次韵伯夔宴集夏吷庵园屋月下看菊》陈三立 《喜伯夔至次杜园用江风体韵》陈三立 《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陈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