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微之》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
犹厌劳形辞郡印,那将趁伴著朝衣。
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
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留别微之》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留别微之》

干时久与本心违,
悟道深知前事非。
犹厌劳形辞郡印,
那将趁伴著朝衣。
五千言里教知足,
三百篇中劝式微。
少室云边伊水畔,
比君校老合先归。

中文译文:

长久以来,我的行事与内心的本意相背离,
觉悟深深地明白过去的事情是错误的。
我仍然不满于劳碌身体,辞去郡官的印信,
宁愿趁着穿上朝服的机会,即刻离去。
在五千言的文章中,教导人要知足,
在三百篇的作品中,劝人要谦逊退隐。
在少室的云边、伊水旁,
与你相比,我已是年迈,应该先行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写给名叫微之的朋友的离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与世俗的脱离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长久以来的行事与内心的本意背离,意味着自己在世俗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但是他通过修身养性,觉悟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种种行为是错误的。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官位和权力的厌倦,他不再想忍受劳碌的身体和官场上的繁文缛节,宁愿选择穿上朝服,早日告别这一切。

在下两句中,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人们要知足常乐。他说自己的作品中五千篇教导人知足,三百篇劝人谦逊退隐。这表明他希望人们能够满足于现状,不追逐虚荣和物质的浮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身养性。

最后两句,诗人以少室云边、伊水畔的景色作为离别的背景,与朋友微之相比,他自觉已是年迈,应该先行离去。这里既是对友情的告别,也是对诗人自身的自省和对修行的坚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身养性的决心。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反思和对友情的告别,诗中蕴含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修行道路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留别微之》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liú bié wēi zhī
留别微之

gàn shí jiǔ yǔ běn xīn wéi, wù dào shēn zhì qián shì fēi.
干时久与本心违,悟道深知前事非。
yóu yàn láo xíng cí jùn yìn,
犹厌劳形辞郡印,
nà jiāng chèn bàn zhe cháo yī.
那将趁伴著朝衣。
wǔ qiān yán lǐ jiào zhī zú, sān bǎi piān zhōng quàn shì wēi.
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劝式微。
shǎo shì yún biān yī shuǐ pàn, bǐ jūn xiào lǎo hé xiān guī.
少室云边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留别微之》专题为您介绍留别微之古诗,留别微之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自喜》白居易 《江上对酒二首》白居易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白居易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白居易 《酒筵上答张居士》白居易 《鹦鹉》白居易 《听琵琶妓弹略略》白居易 《写新诗寄微之,偶题卷后》白居易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白居易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一无栖字)》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