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幻》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观幻》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观幻》

有起皆因灭,
无暌不暂同。
从欢终作戚,
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
须臾烛过风。
更无寻觅处,
鸟迹印空中。

中文译文:
一切的兴起都会因灭亡而发生,
没有不暂时相同的分别。
从欢乐最终转为悲伤,
苦难再次变得空虚。

花朵逐渐盛开然后凋谢,
烛光在瞬间被风吹灭。
再也没有寻觅的地方,
鸟儿的痕迹印在空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事物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性和世间万物虚幻性的思考。

诗中的"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表达了一切事物都有开始和结束的过程,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它们都是暂时的,不会永远持续。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表达了快乐最终会转为悲伤,苦难也会变得空虚。这种转变和变化的无常性使人们深感无奈和迷茫。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通过描绘花朵的生长和凋谢,以及烛光在风中瞬间消逝的形象,强调了瞬息即逝的事物和时光的流逝。它们都是短暂而易逝的,无法被永久地保留。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传达了一种无法找到稳定和永恒的事物的感觉。诗人说再也找不到寻觅的地方,鸟儿的痕迹印在空中,暗示着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事物的转变,揭示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它引起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无常性的思考,使人们更加珍视眼前的一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观幻》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huàn
观幻

yǒu qǐ jiē yīn miè, wú kuí bù zàn tóng.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cóng huān zhōng zuò qī, zhuǎn kǔ yòu chéng kōng.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cì dì huā shēng yǎn, xū yú zhú guò fēng.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gèng wú xún mì chù, niǎo jī yìn kōng zhōng.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观幻》专题为您介绍观幻古诗,观幻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白居易著名诗词

《长恨歌》 《钱塘湖春行》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忆江南·江南好》 《卖炭翁》 《观刈麦》 《忆江南词三首》 《琵琶行/琵琶引》 《暮江吟》 《南浦别》 《大林寺桃花》 《池上》

您也许还喜欢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白居易 《听田顺儿歌》白居易 《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白居易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白居易 《和刘郎中曲江春望见示》白居易 《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白居易 《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白居易 《南园试小乐》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白居易 《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次用本韵)》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