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虎斗》 李东阳

明代   李东阳
中原野龙斗未休,两虎私斗真龙忧。
雌虎哮风雄虎避,龙颜一开天为霁。
君不见邯郸虎斗龙不知,关中祖龙不敢欺,当时岂复争雄
雌?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两虎斗》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两虎斗》是明代作家李东阳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原的野龙斗战未停息,两只老虎私下争斗,真龙忧虑不已。雌虎咆哮狂风,雄虎退避。当真龙展现威严时,天空便会放晴。君可曾见过邯郸的虎与龙的斗争?关中的祖龙从不敢妄自尊大。当时它们争斗的并非是雄雌之争。

诗意:
这首诗词以野龙、老虎和祖龙为象征,表达了权势斗争和威严展现的主题。诗中的两只老虎代表了权力斗争中的争斗者,而真龙则象征着真正的威严和尊严。雌虎的咆哮和雄虎的退避,预示着真龙威严一现,争斗即将结束,和平将来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比喻的手法,以野龙、老虎和祖龙的形象,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一些真实情况。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两只老虎之间的争斗,隐喻了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同时,真龙的出现象征着崇高的威严和无可置疑的统治力量。雌虎的咆哮和雄虎的退避则预示着真龙一展威严,权力斗争即将平息。

此外,诗中提到的邯郸虎与龙的斗争以及关中的祖龙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邯郸虎与龙的斗争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和争斗不休,而关中的祖龙则代表着崇高的统治力量和不可侵犯的威严。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动物的形象和比喻手法,抒发了权力斗争和真正的威严展现的主题。通过描绘老虎和真龙的对比,诗人传达了权力斗争的虚假和真正威严的重要性,以及威严展现后带来的和平与安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两虎斗》李东阳 拼音读音参考

liǎng hǔ dòu
两虎斗

zhōng yuán yě lóng dòu wèi xiū, liǎng hǔ sī dòu zhēn lóng yōu.
中原野龙斗未休,两虎私斗真龙忧。
cí hǔ xiāo fēng xióng hǔ bì, lóng yán yī kāi tiān wèi jì.
雌虎哮风雄虎避,龙颜一开天为霁。
jūn bú jiàn hán dān hǔ dòu lóng bù zhī, guān zhōng zǔ lóng bù gǎn qī, dāng shí qǐ fù zhēng xióng
君不见邯郸虎斗龙不知,关中祖龙不敢欺,当时岂复争雄
cí?
雌?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两虎斗》专题为您介绍两虎斗古诗,两虎斗李东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东阳著名诗词

《柯敬仲墨竹》 《九日渡江》 《游岳麓寺》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您也许还喜欢

《严陵山》李东阳 《弄潮怨》李东阳 《断弦曲》李东阳 《缚虎行》李东阳 《汉寿侯》李东阳 《东门啸》李东阳 《闻鸡行》李东阳 《氐带箭》李东阳 《五斗粟》李东阳 《燕巢林》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