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曲(五首)》 李东阳

明代   李东阳
楼台春后掩,环珮月中行。
莫上胥门望,寒潮昨夜生。
分类:

作者简介(李东阳)

李东阳头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苏台曲(五首)》李东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苏台曲(五首)》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楼台在春天后掩藏,
环佩在月亮中轻摇。
不要登上胥门望远,
昨夜冷潮起伏潮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楼台已经隐藏在春天的面纱后面,环佩的声音在明亮的月光下轻轻作响。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上胥门(指高楼的门)往远处望去,因为寒冷的潮水昨夜才刚刚涌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楼台和环佩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渴望和赞美。楼台掩映在春天之后,暗示着春天的美景已经逐渐消失,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寻。环佩的声音在月光下轻摇,给人以安静、祥和的感觉,宛如美好时光中的音符。诗人劝告人们不要上胥门远望,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待,寒潮的涌起则象征着变化的来临。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言语和意象,抓住了春天的瞬间美景,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春天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变化的思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春天世界,引发了人们对美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台曲(五首)》李东阳 拼音读音参考

sū tái qū wǔ shǒu
苏台曲(五首)

lóu tái chūn hòu yǎn, huán pèi yuè zhōng xíng.
楼台春后掩,环珮月中行。
mò shàng xū mén wàng, hán cháo zuó yè shēng.
莫上胥门望,寒潮昨夜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苏台曲(五首)》专题为您介绍苏台曲(五首)古诗,苏台曲(五首)李东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东阳著名诗词

《柯敬仲墨竹》 《九日渡江》 《游岳麓寺》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长沙竹枝歌(十首)》

您也许还喜欢

《苏台曲(五首)》李东阳 《苏台曲(五首)》李东阳 《西湖曲(五首)》李东阳 《西湖曲(五首)》李东阳 《西湖曲(五首)》李东阳 《西湖曲(五首)》李东阳 《西湖曲(五首)》李东阳 《玉簪花》李东阳 《题赵仲穆挟弹图》李东阳 《黄莺》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