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知合相宜堂》 释宝昙

宋代   释宝昙
竹不解俗语,颇识天语香。
经年北窗梦,十倍西湖凉。
隐几湖上人,恰恰修竹长。
有时共竹语,风雨撼一床。
屋间恐飞去,著绣围上方。
念君爱臣心,如爱竹在傍。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肠。
闲官固自好,要地庸何伤。
约束万卷书,提携双锦囊。
日边有新宅,不种一亩桑。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分类:

《曾知合相宜堂》释宝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曾知合相宜堂》是宋代释宝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宜人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曾知合相宜堂,
曾经明白这座相宜堂是多么合适,
朝代:宋代,作者:释宝昙。

竹不解俗语,
竹子不懂凡俗的语言,
颇识天语香。
却懂得天地间的语言和香气。

经年北窗梦,
经过多年,北窗中的梦境,
十倍西湖凉。
更胜西湖的凉爽宜人。

隐几湖上人,
隐居在湖边小屋的人,
恰恰修竹长。
正好修剪着竹子的生长。

有时共竹语,
有时与竹子共同交流,
风雨撼一床。
风雨摇晃着竹床。

屋间恐飞去,
担心竹子会飞走,
著绣围上方。
给围墙绣上花纹。

念君爱臣心,
思念君主对臣子的爱护之心,
如爱竹在傍。
就像爱护身旁的竹子一样。

亦如夜深月,
也像深夜中的明月,
照我冰雪肠。
照亮我内心的冰雪。

闲官固自好,
闲暇的官员自然喜爱这样的生活,
要地庸何伤。
要地庸俗又有何伤害。

约束万卷书,
只约束住万卷书籍,
提携双锦囊。
随身携带着双层锦囊。

日边有新宅,
在太阳的边际有座新宅,
不种一亩桑。
却没有种植一亩桑树。

朝回碧幢底,
早晨回到碧瓦幢顶下,
真上相宜堂。
真正进入了相宜堂。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竹子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竹子不解俗语、懂得天地语言和香气,以及与竹子共同对话的情景,凸显了作者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亲切感。诗词中的景象和意象,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恬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心灵舒畅的境界。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描绘,作者传递了对自由自在、清净宜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真挚友谊和深情爱情的渴望。

这首诗词的写作风格简洁明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和思索。通过对竹子、窗户、梦境等元素的运用,作者以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诗意深长的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知合相宜堂》释宝昙 拼音读音参考

céng zhī hé xiāng yí táng
曾知合相宜堂

zhú bù jiě sú yǔ, pō shí tiān yǔ xiāng.
竹不解俗语,颇识天语香。
jīng nián běi chuāng mèng, shí bèi xī hú liáng.
经年北窗梦,十倍西湖凉。
yǐn jǐ hú shàng rén, qià qià xiū zhú zhǎng.
隐几湖上人,恰恰修竹长。
yǒu shí gòng zhú yǔ, fēng yǔ hàn yī chuáng.
有时共竹语,风雨撼一床。
wū jiān kǒng fēi qù, zhe xiù wéi shàng fāng.
屋间恐飞去,著绣围上方。
niàn jūn ài chén xīn, rú ài zhú zài bàng.
念君爱臣心,如爱竹在傍。
yì rú yè shēn yuè, zhào wǒ bīng xuě cháng.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肠。
xián guān gù zì hào, yào dì yōng hé shāng.
闲官固自好,要地庸何伤。
yuē shù wàn juǎn shū, tí xié shuāng jǐn náng.
约束万卷书,提携双锦囊。
rì biān yǒu xīn zhái, bù zhǒng yī mǔ sāng.
日边有新宅,不种一亩桑。
cháo huí bì chuáng dǐ, zhēn shàng xiàng yí táng.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曾知合相宜堂》专题为您介绍曾知合相宜堂古诗,曾知合相宜堂释宝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释宝昙著名诗词

《再韵谢提举苏道山》 《为史魏公寿》 《题喻弥陀接待院》 《题磐庵作玻璃窗》 《题磐庵作玻璃窗》 《题老融斗牛图》 《送判院杨道夫》 《送林泽之至五夫》 《送傅道士兼呈吴明可给事》 《鼠狼二首》 《鼠狼二首》 《墨梅》

您也许还喜欢

《病卧岳林有怀诸公》释宝昙 《泊通明堰》释宝昙 《茶香》释宝昙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释宝昙 《成都信藏主求送行》释宝昙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释宝昙 《和陈进道教授后堂濒水小阁扁曰浮家》释宝昙 《和红梅》释宝昙 《和李磐庵雨中见寄》释宝昙 《和史魏公燔黄》释宝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