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仲君子泉》 舒岳祥

宋代   舒岳祥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分类:

《和正仲君子泉》舒岳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正仲君子泉》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以描述一泉清澈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与宁愿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一泉之美。诗人以流动的水泉为主线,通过对水泉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清新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这句诗意味深长,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景象。脉脉流淌的水泉从遥远的山峦中涌出,倒映在碧蓝的天空之中,使整个天空都变得明净清澈。

接下来的两句:“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描绘了水泉的清澈纯净。水泉冲刷着云的根基,泉水回归到瓢中,宛如饮用甘甜的牛奶一般,充满了乳白色的清甜味道。这里通过对水泉的比喻,赋予了水泉一种美好的属性,使读者对它的印象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描绘了水泉周围的景物。水泉的润泽滋养着岩石上的花朵,使它们显得更加鲜艳美丽。水草在泉水的映衬下,呈现出清晰分明的形态。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两句:“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追求内心志向的决心。投簪意味着安定和舒适,诗人已经心满意足地投入到这片宁静的美景中,不再需要奢华的外在装饰。而“濯缨”则代表了忙碌的世俗生活,诗人呼应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认为已经不需要过多地追逐功名利禄,而是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志向的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水泉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宁愿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澈纯净、宁静美好的意境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正仲君子泉》舒岳祥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èng zhòng jūn zǐ quán
和正仲君子泉

mài lái céng zhàng yuǎn, yǐng dào piàn tiān qīng.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xǐ yàn yún gēn qǐ, guī piáo rǔ wèi yíng.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yán huā méng rùn zé, shuǐ cǎo jiàn fēn míng.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yǐ suì tóu zān zhì, hé xū qǐ zhuó yīng.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正仲君子泉》专题为您介绍和正仲君子泉古诗,和正仲君子泉舒岳祥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舒岳祥著名诗词

《周梅所还谭山》 《正仲过我一宿蓐食而行叙怀追饯之》 《赠冯法师》 《远浦归潮》 《喻客》 《雨余草树间羽虫乱鸣山斋晚酌朋辈已散听之不》 《与正仲同游故园》 《渔翁》 《有田妇献水麦甚闰不知滹沱玉食曾有此否感怅》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有感》 《贻山甫》

您也许还喜欢

《和正仲送达善归钱塘韵》舒岳祥 《和正仲月季花》舒岳祥 《浣纱妇》舒岳祥 《芰荷洲》舒岳祥 《寄胡山甫》舒岳祥 《寄袁季源》舒岳祥 《寄袁中素季原》舒岳祥 《寄赵敏求》舒岳祥 《兼静黄坛杨君书室也取钱起柴门兼竹静之句名》舒岳祥 《剪春罗》舒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