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曾丰

宋代   曾丰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
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分类: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曾丰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与白云同住山中的景象,以及他在云山之间的梦境和觉醒的体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枕席同云卧寺山,
梦中云现觉中还。
勿将枕席移堂下,
堂下我疑是尘寰。

诗意:
这首诗以僧人与白云共处于寺庙山中为背景,描述了他在梦境和觉醒中与云山相伴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世喧嚣的疑惑和对于禅境的追求,借云山的隐喻,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超脱尘世的向往。首句中的"枕席同云卧寺山"直接描绘了僧人与云一同居住在山中的景象,融合了自然与人的关系。接着,"梦中云现觉中还"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云相遇,在觉醒中云又离去的情景,暗示了禅境的虚幻和难以捉摸的特性。最后两句"勿将枕席移堂下,堂下我疑是尘寰"表明了诗人对于禅境的珍惜和对尘世的怀疑。他希望将云山的宁静和超然之境保留在枕席之上,不愿将其带入尘世之间。

这首诗通过对云山和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禅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禅境的珍惜之情。这种对禅境的追求和矛盾心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带给读者一种超然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曾丰 拼音读音参考

tí wù xìng sì wò yún táng chéng yuán shàng rén sān shǒu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sēng yǔ bái yún tóng zhù shān, mèng tóng yún shān jué tóng hái.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
wù yí zhěn xí xià táng qù, táng xià wú yí shì shì jiān.
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专题为您介绍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古诗,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曾丰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曾丰著名诗词

《重九对酌》 《章贡解舟雨作江涨》 《张仲山补试余调官皆不得意相会次一咏》 《赠相者赵椿年》 《赠五行家郑逢元》 《游曾无愠园可赋者十余处其大莫如乐山次莫如》 《游曾无愠园可赋者十余处其大莫如乐山次莫如》 《游桃花台寺僧指似葛仙翁炼凡处》 《游三乳洞》 《游淡岩二首》 《游淡岩二首》 《义宁祷霁未应》

您也许还喜欢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曾丰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曾丰 《题萧叔原江山图画》曾丰 《吴必显欲远出谒故旧愬情悃赋二章赞其行》曾丰 《吴必显欲远出谒故旧愬情悃赋二章赞其行》曾丰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曾丰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曾丰 《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曾丰 《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曾丰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曾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