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慈恩寺》 刘得仁

唐代   刘得仁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分类:

作者简介(刘得仁)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夏日游慈恩寺》刘得仁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夏日游慈恩寺(《古文观止》延和集)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中文译文:
这里时过夏天的日子较长,慈恩寺里的僧侣经常在这里修行。
僧侣容颜高雅,接待着疲惫的旅客,树荫浓密,隔绝了尘嚣。
我在闲暇时登上凌虚塔,遇到了逃避暑热的人。
但我忧心忡忡,因为归途之路上马蹄印与车辙交错。

诗意:此诗描绘了作者夏日游玩慈恩寺的情景。慈恩寺是一个僻静的地方,远离喧嚣,有高雅的僧侣和浓密的树荫。作者在登上凌虚塔时,遇到了逃避暑热的人。然而,诗人却因为归途之路上的繁忙而感到忧心忡忡。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夏天慈恩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人用“消长”形容夏天的漫长,表现了时光的流逝。慈恩寺里的僧侣和浓密的树荫象征着宁静和避世之境。诗人在碰到逃离暑热的人时,不禁产生了归途之路的繁忙之感。整首诗意境抽象却意境深远,给读者一种宁静、避世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夏日游慈恩寺》刘得仁 拼音读音参考

xià rì yóu cí ēn sì
夏日游慈恩寺

hé chǔ xiāo cháng rì, cí ēn jīng shè pín.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sēng gāo róng yě kè, shù mì jué xiāo chén.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xián shàng líng xū tǎ, xiāng féng bì shǔ rén.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què chóu guī qù lù, mǎ jī bìng chē lún.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夏日游慈恩寺》专题为您介绍夏日游慈恩寺古诗,夏日游慈恩寺刘得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得仁著名诗词

《中秋》 《秋夜》 《池上宿》 《赠从弟谷》 《送车涛罢举归山》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 《云门寺》 《对月寄同志》 《晏起》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访曲江胡处士》 《夏夜会同人》

您也许还喜欢

《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刘得仁 《送灵武朱书记》刘得仁 《吊草堂禅师》刘得仁 《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刘得仁 《送越客归》刘得仁 《送周钺往江夏》刘得仁 《送河池李明府之任》刘得仁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刘得仁 《哭鲍溶有感》刘得仁 《送僧归玉泉寺》刘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