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虏》 赵嘏

唐代   赵嘏
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
河湟不在春风地,歌舞空裁雪夜衣。
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
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
分类:

作者简介(赵嘏)

赵嘏头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降虏》赵嘏 翻译、赏析和诗意

《降虏》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广武溪头降虏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战乱背景下人民的苦难和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广武溪头降虏稀,
一声寒角怨金微。
河湟不在春风地,
歌舞空裁雪夜衣。
铁马半嘶边草去,
狼烟高映塞鸿飞。
扬雄尚白相如吃,
今日何人从猎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广武溪头降虏的景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乱背景下人们所遭受的苦难的感叹和无奈之情。在这个诗词中,歌舞和春风已经成为过去,只剩下了悲凉和冰冷。铁马离去,狼烟升起,表明了战乱的残酷和绵延不绝的战火。最后的两句“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繁荣和英雄的怀念,以及当下无人能够从猎场归来的失望。

赏析:
《降虏》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的背景,展现了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情绪状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战乱带来的荒凉和不幸。诗人的内心感叹和失望也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提及而得以表达,诗人对当今世道的不满和忧虑隐含其中。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的思考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降虏》赵嘏 拼音读音参考

jiàng lǔ
降虏

guǎng wǔ xī tóu jiàng lǔ xī, yī shēng hán jiǎo yuàn jīn wēi.
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
hé huáng bù zài chūn fēng dì,
河湟不在春风地,
gē wǔ kōng cái xuě yè yī.
歌舞空裁雪夜衣。
tiě mǎ bàn sī biān cǎo qù, láng yān gāo yìng sāi hóng fēi.
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
yáng xióng shàng bái xiàng rú chī, jīn rì hé rén cóng liè guī.
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降虏》专题为您介绍降虏古诗,降虏赵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赵嘏著名诗词

《江楼旧感/江楼感旧》 《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寒塘》 《重阳》 《赠别》 《喜张沨及第》 《池上》 《宿楚国寺有怀》 《赠别》 《齐安早秋》 《忆山阳》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您也许还喜欢

《平戎(时谏官谕北虏未回,天德军帅请修城备之)》赵嘏 《宿楚国寺有怀》赵嘏 《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 《寄归》赵嘏 《献淮南李相公》赵嘏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赵嘏 《淮信贺滕迈台州》赵嘏 《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赵嘏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赵嘏 《送卢缄归扬州》赵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