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 罗隐

唐代   罗隐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头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所思》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所思》

梁王兔苑荆榛里,
炀帝鸡台梦想中。
只觉惘然悲谢傅,
未知何以报文翁。

生灵不幸台星拆,
造化无情世界空。
划尽寒灰始堪叹,
满庭霜叶一窗风。

中文译文:

梁王的兔苑荆榛中,
炀帝在鸡台里梦想着。
我只觉得迷茫悲伤,
不知道如何报答文翁。

生灵不幸骄奢的台星被拆毁,
造化无情,世界空虚。
划尽尘灰才开始叹息,
满庭落叶随风进入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罗隐对于时代变迁和人世间无常的思考。诗中的梁王、炀帝和文翁都是历史人物,象征着过去的荣华与辉煌。梁王和炀帝都在诗中沦为了虚幻的存在,这是在表达人世间的荣辱得失都是短暂的,一切都会消逝。而文翁则象征着历史和文化,诗人不知道如何报答文翁,暗示了他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述台星拆毁和世界的空虚,表达了他对于时代的失望和对于人世间无常和无情的感叹。最后两句“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无常,寒灰尽去,只剩下凄凉和风霜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通过历史人物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具有象征性和深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所思》罗隐 拼音读音参考

suǒ sī
所思

liáng wáng tù yuàn jīng zhēn lǐ, yáng dì jī tái mèng xiǎng zhōng.
梁王兔苑荆榛里,炀帝鸡台梦想中。
zhǐ jué wǎng rán bēi xiè fù,
只觉惘然悲谢傅,
wèi zhī hé yǐ bào wén wēng.
未知何以报文翁。
shēng líng bù xìng tái xīng chāi, zào huà wú qíng shì jiè kōng.
生灵不幸台星拆,造化无情世界空。
huà jǐn hán huī shǐ kān tàn, mǎn tíng shuāng yè yī chuāng fēng.
划尽寒灰始堪叹,满庭霜叶一窗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所思》专题为您介绍所思古诗,所思罗隐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罗隐著名诗词

《雪》 《蜂》 《自遣》 《西施》 《黄河》 《七夕》 《江南》 《筹笔驿》 《赠妓云英/嘲钟陵妓云英》 《梅花》 《桃花》 《杏花》

您也许还喜欢

《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罗隐 《四皓庙》罗隐 《浮云》罗隐 《早发》罗隐 《香》罗隐 《邺城》罗隐 《七夕》罗隐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罗隐 《清明日曲江怀友》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