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 陈子昂

唐代   陈子昂
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
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
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
分类:

作者简介(陈子昂)

陈子昂头像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陈子昂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
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
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

诗词中文译文:

在晦日重重地聚会在高氏的林亭上

公子爱好跟随,对待客人不知疲倦。
宴会菜肴丰盛,金色酒杯上饰有翠羽。
此时举办的盛宴,何如习家的池塘?
在漫长的边缘上疲倦了翅膀,我应该去哪里找漂亮的伴侣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高家林亭上举办的盛宴。诗中的公子表示他喜欢随时随地去追随主人的欢乐,对待客人也没有疲倦之感。描述了宴席上的奢华,象征着主人的财富和地位。这个林亭相比起诗中的“习家池塘”来说丝毫不逊色,展现了主人的宏大气派。
诗人陈子昂通过描绘林亭盛宴的场景,凸显了唐代富贵人家的生活奢靡和繁忙的社交圈。同时,他也暗含了自己作为诗人的在世俗生活中所感到的孤独与迷茫。在诗的最后两句“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诗人表达了他在世俗生活中感到疲倦与苦闷,思考着自己应该去寻找什么样的伴侣或者精神寄托来弥补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以“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与“何处俪长离。”相结合,揭示了富贵人家的表面繁华和内心的孤独,展示了主人与诗人之间的对比,以及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陈子昂 拼音读音参考

huì rì zhòng yàn gāo shì lín tíng jiàn suì shí zá yǒng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

gōng zǐ hǎo zhuī suí, ài kè bù zhī pí.
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
xiàng yán kāi yù zhuàn, cuì yǔ shì jīn zhī.
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cǐ shí gāo yàn suǒ, jù jiǎn xí jiā chí.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
xún yá juàn duǎn hé, hé chǔ lì zhǎng lí.
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专题为您介绍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古诗,晦日重宴高氏林亭(见《岁时杂咏》)陈子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子昂著名诗词

《登幽州台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晚次乐乡县》 《燕昭王》 《送魏大从军》 《度荆门望楚》 《岘山怀古》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感遇诗三十八首》 《春日登金华观》 《白帝城怀古》

您也许还喜欢

《上元夜效小庾体(见《岁时杂咏》)》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陈子昂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陈子昂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陈子昂 《岘山怀古》陈子昂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陈子昂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