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行湘阴)》 张孝祥

宋代   张孝祥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
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
扁舟只在滩头宿。
分类: 赞颂农村 蝶恋花

作者简介(张孝祥)

张孝祥头像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蝶恋花(行湘阴)》张孝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蝶恋花(行湘阴)》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漠漠飞来双属玉。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雪转寒芦花蔌。
晚风细起波纹縠。
落日闲云归意促。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过尽碧湾三十六。
扁舟只在滩头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蝶子飞来,宛如双颗玉石一样,远远地飞舞在空中。秋日的阳光映照在湖水上,把湖水染成了潇湘绿的颜色。雪转寒芦的花朵在水面上漂浮。微风吹动湖面,形成了细小的波纹。夕阳西下,闲云飘荡,暗示着归家的思念之情。诗人倚着窗户,写下思家之曲。他已经游历了许多地方,经历了三十六次离别,但他的小船仍然停泊在家乡的岸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展现了对家的深深眷恋和追求归属的愿望。

首先,诗中的蝶子象征着美好和自由。它们飞舞在空中,如同双颗玉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感。蝶子的出现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达了他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渴望。

其次,诗中的潇湘绿和雪转寒芦花蔌,以及晚风细起的波纹縠,细致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湖光山色的美景。这些景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诗歌形象,更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加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倚着蓬窗,写下思家之曲。这表明他已经离家漂泊了很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在异乡游历过许多地方,但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内心始终牵挂着家乡。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蝶恋花(行湘阴)》张孝祥 拼音读音参考

dié liàn huā xíng xiāng yīn
蝶恋花(行湘阴)

mò mò fēi lái shuāng shǔ yù.
漠漠飞来双属玉。
yī piàn qiū guāng, rǎn jiù xiāo xiāng lǜ.
一片秋光,染就潇湘绿。
xuě zhuǎn hán lú huā sù.
雪转寒芦花蔌。
wǎn fēng xì qǐ bō wén hú.
晚风细起波纹縠。
luò rì xián yún guī yì cù.
落日闲云归意促。
xiǎo yǐ péng chuāng, xiě zuò sī jiā qū.
小倚蓬窗,写作思家曲。
guò jǐn bì wān sān shí liù.
过尽碧湾三十六。
piān zhōu zhī zài tān tóu sù.
扁舟只在滩头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蝶恋花(行湘阴)》张孝祥专题为您介绍《蝶恋花(行湘阴)》张孝祥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张孝祥著名诗词

《念奴娇·过洞庭》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西江月》 《忆秦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您也许还喜欢

《蝶恋花(怀于湖)》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启醮》张孝祥 《鹧鸪天》张孝祥 《鹧鸪天》张孝祥 《鹧鸪天(提刑仲钦行部万里,阅四月而后来归,辄成,为太夫人寿)》张孝祥 《鹧鸪天(为老母寿)》张孝祥 《鹧鸪天(赠饯横州子山)》张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