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三山作)》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好雨当春。
要趁归耕。
况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
莺燕丁宁。
怕妨侬、湖上闲行。
天心肯后,费甚心情。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分类: 古诗三百首写景惜春 行香子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行香子(三山作)》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
况而今、已是清明。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
怕妨侬、湖上闲行。
天心肯后,费甚心情。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中文译文:
好雨应该在春天降落。我们应该趁着春耕的时候回家。
何况现在已经是清明时节。
坐在小窗边,静听屋檐的声音。
遗憾夜晚来的风声,夜晚来的月亮,夜晚来的云彩。
花絮飘零,莺鸟安静。
担心会打扰你,湖上的闲行。
如果上天愿意,不费多少心思。
放下转瞬即逝的阴霾,转瞬即逝的雨水,转瞬即逝的晴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行香子(三山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美好和生活中的琐碎情景。

首先,诗人强调了好雨应该在春天降落,点明了春雨的重要性和对于农耕的意义。他呼唤人们在春耕的时候回家,以体现家庭团聚和温暖的意象。

其次,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他坐在小窗边,静静聆听着屋檐的声音,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他抱怨夜晚带来的风声、月亮和云彩,似乎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烦躁。

然后,诗人以花絮飘零、莺鸟安静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他害怕自己的存在会打扰到湖上的闲行者,表达了一种谦逊和对他人安宁的尊重。

最后,诗人以放下阴霾、雨水和晴朗的表达,寓意着释然和豁达。他希望能够放下瞬息即逝的阴霾和变幻无常的天气,表达了对于人生瞬息即逝的理解和对心境的调适。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辛弃疾对于春雨和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于平淡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以及对于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行香子(三山作)》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xíng xiāng zǐ sān shān zuò
行香子(三山作)

hǎo yǔ dāng chūn.
好雨当春。
yào chèn guī gēng.
要趁归耕。
kuàng ér jīn yǐ shì qīng míng.
况而今、已是清明。
xiǎo chuāng zuò dì, cè tīng yán shēng.
小窗坐地,侧听檐声。
hèn yè lái fēng, yè lái yuè, yè lái yún.
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huā xù piāo líng.
花絮飘零。
yīng yàn dīng níng.
莺燕丁宁。
pà fáng nóng hú shàng xián xíng.
怕妨侬、湖上闲行。
tiān xīn kěn hòu, fèi shén xīn qíng.
天心肯后,费甚心情。
fàng shà shí yīn, shà shí yǔ, shà shí qíng.
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行香子(三山作)》辛弃疾专题为您介绍《行香子(三山作)》辛弃疾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辛弃疾著名诗词

《青玉案·元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村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鹧鸪天·送人》 《一剪梅·中秋元月》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您也许还喜欢

《行香子(山居客至)》辛弃疾 《行香子(云岩道中)》辛弃疾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辛弃疾 《锦帐春·席上和叔高韵》辛弃疾 《夜游宫(苦俗客)》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集)》辛弃疾 《西江月(题可卿影像)》辛弃疾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