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三三两两谁家女。
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
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分类: 玉楼春

作者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头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楼春》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三两两谁家女。
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
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
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
更过溪南乌桕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辛弃疾描述了一群赏花的女子,她们聚集在一起欣赏树上鸣禽的歌声。他们相互交谈,品尝着已经沽来的酒,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辛弃疾提到了婆饼,这是一种古代的糕点,暗示着人们在赏花过程中也要抓紧时间,因为婆饼会变焦。他还描述了自己醉酒后忘记了回家的路,向路人打听住处,最终只找到了古庙,继续向溪南的乌桕树前进。

赏析:
《玉楼春》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诗中的女子们三三两两,相互欢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描写鸣禽枝上的语言,使诗中的景象更加生动有趣。提到的酒和婆饼,不仅是赏花的调剂品,也有着时间的暗示,强调了美好时光的短暂性和珍贵性。诗人在醉酒之中忘记了回家的路,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沉醉和迷失。最后的古庙和乌桕树,象征着古老和自然的存在,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美好时光的流逝和珍贵性,以及人在美景之中的沉醉和迷失。辛弃疾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春日场景,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引发对人生和美好时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玉楼春》辛弃疾 拼音读音参考

yù lóu chūn
玉楼春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shuí jiā nǚ.
三三两两谁家女。
tīng qǔ míng qín zhī shàng yǔ.
听取鸣禽枝上语。
tí hú gū jiǔ yǐ duō shí, pó bǐng jiāo shí xū zǎo qù.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zuì zhōng wàng què lái shí lù.
醉中忘却来时路。
jiè wèn xíng rén jiā zhù chù.
借问行人家住处。
zhǐ xún gǔ miào nà biān xíng, gèng guò xī nán wū jiù shù.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玉楼春》辛弃疾专题为您介绍《玉楼春》辛弃疾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辛弃疾著名诗词

《青玉案·元夕》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平乐·村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鹧鸪天·送人》 《一剪梅·中秋元月》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您也许还喜欢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辛弃疾 《品令(族姑庆八十,来索俳语)》辛弃疾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辛弃疾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辛弃疾 《鹧鸪天(席上吴子似诸友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 《鹧鸪天·和昌父》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 《鹧鸪天(用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盛,予时病齿)》辛弃疾 《鹧鸪天(黄沙道中)》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