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山禅寺兰若》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分类: 明月弹琴抒情

作者简介(刘长卿)

刘长卿头像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宿北山禅寺兰若》刘长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宿北山禅寺兰若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中文译文:
夜晚,山上的寺庙里传来悠远的夏夜鸣磬声,山下一位僧人回到庵中。
在这僻静的山林里,传承佛法的人寥寥无几,但他们在禅修时却能心平气和地面对种种麻烦。
青翠的松树临近古老的路边,皎洁的明月挂满寒冷的山峦。
我认识从前住在庵前的那棵桂树,它历经岁月的风霜,但仍期待着有人能够攀折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刘长卿在北山禅寺留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写寺庙的景物和僧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寂静清净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首先,诗人提到了上方鸣夕磬的情景,表明自己身处山上的禅寺中。夏夜的鸣磬声悠远而悠扬,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也预示着诗人即将进入静心的境地。

其次,诗人描绘了一个林下归禅的僧人。在这座禅寺中,修行的人稀少,但他们能够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禅心。这种淡泊坦然的心境值得诗人称赞和嚮往。

接着,诗人以青松和白月为景色,烘托出禅寺所在地的宁静和美丽。青松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白月则象征了纯洁和寂静。这些自然元素与禅寺、修行的主题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最后,诗人提到了窗前的桂树。这棵桂树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它经历了风霜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诗人对它的关注和期待,也可以看作是对稳定和传承的向往与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寺和僧人的情景,以及自然景观的烘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修行的肯定。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折射出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心灵净化与内在成长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宿北山禅寺兰若》刘长卿 拼音读音参考

sù běi shān chán sì lán rě
宿北山禅寺兰若

shàng fāng míng xī qìng, lín xià yī sēng hái.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mì xíng chuán rén shǎo, chán xīn duì hǔ xián.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qīng sōng lín gǔ lù, bái yuè mǎn hán shān.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jiù shí chuāng qián guì, jīng shuāng gèng dài pān.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宿北山禅寺兰若》专题为您介绍宿北山禅寺兰若古诗,宿北山禅寺兰若刘长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长卿著名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新年作》 《送灵澈上人》 《听弹琴》 《送方外上人/送上人》 《饯别王十一南游》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别严士元》 《长沙过贾谊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您也许还喜欢

《赴新安别梁侍郎》刘长卿 《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 《和州留别穆郎中》刘长卿 《和州送人归复郢》刘长卿 《送金昌宗归钱塘》刘长卿 《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刘长卿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刘长卿 《偶然作》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刘长卿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从兄》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