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士参寥》 孟浩然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赠道士参寥》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道士参缭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中文译文:
送给参缭道士
蜀地名琴已经很久不再被弹奏,玉匣慢慢地积尘。
弦太脆,将要断裂,琴上的金徽的颜色仍然鲜艳。
知音者只能自怜,不被世俗所重视。
无缘聆听钟期的音乐,谁能知道鸾凤般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借用蜀地名琴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蜀琴指的是蜀地所产的名琴,孟浩然以此形象寓意自己的才情横溢却无人赏识。他用琴久不弄、玉匣生尘来描述琴的冷落。弦太脆将断、金徽色仍荣是指品质卓越的琴在长时间未弹奏后依然保持着优美的外观。
诗中的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表达了作者无奈于自己的才华被冷落,而身边的人却对琴声的美妙毫无感觉。最后两句“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有机会遇到有眼光欣赏他的人,称赞他像鸾凤一般美妙的才华。整首诗以琴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无奈和期望能有人欣赏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才情的自信和坚持。
《赠道士参寥》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dào shì cān liáo
赠道士参寥
shǔ qín jiǔ bù nòng, yù xiá xì chén shēng.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sī cuì xián jiāng duàn, jīn huī sè shàng róng.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zhī yīn tú zì xī, lóng sú běn xiàng qīng.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bù yù zhōng qī tīng, shéi zhī luán fèng shēng.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