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毡》 蒲松龄

清代   蒲松龄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
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
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分类: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蒲松龄)

蒲松龄头像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红毛毡翻译及注释

翻译
  红毛国,过去许诺与中国互通贸易。边防的元帅见他们来的人太多,就不准许他们登岸。红毛国的人再三请求说:“只要赐给我们一块毛毡那么大的地方就足够了。”元帅想,一块毛毡能容纳的人没有几个,就答应了。红毛国的人就把毛毡放到岸上,仅能容纳两个人;他们把毛毡拉扯一下,就能容纳四五人;他们一边拉扯毛毡一边从船上登陆,顷刻之间,毛毡大到一亩多,已能容纳数百人了。这些红毛国人一齐抽出短刀,由于出其不意,被他们劫掠了好几里的地方才离去。

注释
⒈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 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 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 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 传闻,时、地未详。
⒉固: 坚持。
⒊请: 请求。
⒋无几: 没多少。
⒌但:只。
⒍且……且……:一边……一边……。
⒎登:登上
⒏刃:刀。
⒐足:足够。
10、毡大亩许:左右。
11、并:一起。
12、去:离开。
13、众:人多。
14、许之:允许。
15、容:容纳。
16、顷刻:片刻。
17、发:发射。
18、意:思想,意料。
19、掠:掠夺。
20、赐:赐予。
21、许。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为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

《红毛毡》蒲松龄 拼音读音参考

hóng máo zhān
红毛毡

hóng máo guó, jiù xǔ yǔ zhōng guó xiāng mào yì, biān shuài jiàn qí zhòng, bù xǔ dēng àn.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hóng máo rén gù qǐng cì yī zhān dì zú yǐ.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
shuài sī yī zhān suǒ róng wú jǐ, xǔ zhī.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
qí rén zhì zhān àn shàng, dàn róng èr rén, lā zhī róng sì wǔ rén.
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qiě lā qiě dēng, qǐng kè zhān dà mǔ xǔ, yǐ dēng bǎi rén yǐ.
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
duǎn rèn bìng fā, chū yú bù yì, bèi lüè shù lǐ ér qù.
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红毛毡》专题为您介绍红毛毡古诗,红毛毡蒲松龄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蒲松龄著名诗词

《狼三则》 《山市》 《地震》 《牧童逮狼》 《促织》 《红毛毡》 《浣溪沙》

您也许还喜欢

《论诗三十首·其四》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其五》元好问 《贾人食言》邹弢 《蹇材望伪态》佚名 《酒徒遇啬鬼》佚名 《李廙》佚名 《论诗三十首·其六》元好问 《梁鸿尚节》范晔 《刘氏善举》佚名 《论诗三十首·其七》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