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
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分类: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内容描述主人公迷失于桃源之地,在这个地方初次感受到竹林的幽深美。直到这时才意识到这是仙子居住的地方,而世人却未曾找到过。诗中还描绘了舞鹤飞过静谧的庭院和猿猴在茂密的林间发出的啸声。最后,主人公逐渐领悟到了玄妙的道理,并深深体会到了坐忘的境界。

中文译文: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
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主人公在桃源之地的游玩体验。一开始,他被竹径的幽深之美所迷住,渐渐意识到这里是仙子居住的地方,却又未曾被世人发现。诗中描绘了舞鹤和飞猿的场景,以及主人公最后在这个环境中领悟到的玄妙道理和坐忘的境界。

整首诗以主人公初次进入桃源之地的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仙境,表达了对幽静深邃之地的喜爱。诗中的仙子宅、舞鹤和飞猿等形象,衬托出桃源之地的神秘和超自然的氛围。

作者最后一句“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表达了主人公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领悟到的玄妙道理和对坐忘境界的深刻体会。这句话提醒人们要舍弃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获得更高的境界和生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了一个诗意悠远的桃源世界,展示了对幽静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之情。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jīng sī, tí guān zhǔ shān fáng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wù rù táo yuán lǐ, chū lián zhú jìng shēn.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fāng zhī xiān zǐ zhái, wèi yǒu shì rén xún.
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wǔ hè guò xián qì, fēi yuán xiào mì lín.
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
jiàn tōng xuán miào lǐ, shēn dé zuò wàng xīn.
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专题为您介绍游精思,题观主山房古诗,游精思,题观主山房孟浩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孟浩然著名诗词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田家元日》 《清明即事》 《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凉州词》 《秋宵月下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与诸子登岘山》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您也许还喜欢

《宿立公房》孟浩然 《寻陈逸人故居》孟浩然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孟浩然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孟浩然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孟浩然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孟浩然 《题融公兰若(一作题容山主兰若)》孟浩然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孟浩然 《题张野人园庐》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