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楚万重阳日,
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
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
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
遥愧洛阳才。

中文译文:

楚地上重阳节,
众官员欢聚一堂。
共享休闲的时光,
同醉在菊花盛放的杯中。

抒发出乡情的思绪,
愉悦的情绪与秋景相互促逐。
国人少有和谐之氛围,
感到遥远而自愧不如洛阳之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孟浩然和贾主簿弁在重阳节登上岘山,与众多官员们一同赏析菊花,共享欢乐的场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情的怀念与思念,并对洛阳才子们优秀才华的羡慕之情。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展示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欢聚,表达了对家乡和洛阳才子的思念与自愧。诗中透露出孟浩然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以及对才华横溢的洛阳文人的羡慕之情。整首诗以清新自然、流畅明快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秋日佳景和欢乐的画卷。诗句流畅,意境明确,写景描情,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乡情的思念,以及对洛阳才子的羡慕与自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人才的感慨,是一首温馨而略带忧伤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hé jiǎ zhǔ bù biàn jiǔ rì dēng xiàn shān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chǔ wàn chóng yáng rì, qún gōng shǎng yàn lái.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gòng chéng xiū mù xiá, tóng zuì jú huā bēi.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yì sī gāo qiū fā, huān qíng luò jǐng cuī.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guó rén xián guǎ hé, yáo kuì luò yáng cái.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孟浩然专题为您介绍《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孟浩然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孟浩然著名诗词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田家元日》 《清明即事》 《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凉州词》 《秋宵月下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与诸子登岘山》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您也许还喜欢

《赠道士参寥》孟浩然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孟浩然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孟浩然 《寄赵正字》孟浩然 《洞庭湖寄阎九》孟浩然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孟浩然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孟浩然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