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开府山池》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分类: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姚开府山池》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主人有了新的府邸,相国的旧的池塘台子。府邸是为了招募贤才,舞楼则是为了教授舞蹈。贵族的车马已经离去,箫和管的乐声才刚刚传来。在今天的龙门下,谁能知道文学和才华的价值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的新府邸和旧池塘,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景观和活动。诗人通过这些景观和活动,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府邸象征着官员的权力和地位,而池塘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招募贤才和教授舞蹈表明主人对文化和才华的重视。然而,府邸的繁华已经散去,只剩下寂寞和空虚。新的一天开始,谁又能理解文学和才华的价值呢?

这首诗通过对景观和活动的描绘,传递了时间流逝和人事易变的主题。在宏大而壮观的府邸和池塘背后,揭示了人类的虚荣和努力的虚妄。诗人让读者反思人生和社会的变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一切的虚幻。

诗中的龙门可以理解为寓意昇迁、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地方。通过提问“谁知文举才”,诗人既探讨了命运和机会的主题,也反思了社会对于文学和才华的忽视。诗人可能在借古讽今,对时代的局限和社会的迷茫抱有一种无奈和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府邸、池塘和活动的描绘,传递了人事易变、虚妄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同时也抱有对时代和人才的思考和忧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开府山池》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yáo kāi fǔ shān chí
姚开府山池

zhǔ rén xīn dǐ dì, xiàng guó jiù chí tái.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guǎn shì zhāo xián pì, lóu yīn jiào wǔ kāi.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xuān chē rén yǐ sàn, xiāo guǎn fèng chū lái.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jīn rì lóng mén xià, shéi zhī wén jǔ cái.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姚开府山池》专题为您介绍姚开府山池古诗,姚开府山池孟浩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孟浩然著名诗词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田家元日》 《清明即事》 《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凉州词》 《秋宵月下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与诸子登岘山》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您也许还喜欢

《与白明府游江》孟浩然 《游凤林寺西岭》孟浩然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孟浩然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证登万山亭》孟浩然 《秋登张明府海亭》孟浩然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孟浩然 《游景空寺兰若》孟浩然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孟浩然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