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 萧衍

南北朝   萧衍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分类: 子夜

作者简介(萧衍)

萧衍头像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萧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是南北朝时期萧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莲花开,
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
藕异心无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象,特别是江南地区的莲花盛开的美景。莲花的红色花瓣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营造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诗中表达了莲花的色彩与内心的和谐一致,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的心境应该如同莲花一样纯净无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夏天江南地区莲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对莲花的色彩和形态的描绘,表达了莲花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常被用来寓意纯洁、高尚和无私的品质。诗人通过将莲花与心灵进行类比,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纯净、修身养性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夏季景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理意味。藕与莲花是密切相关的,藕是莲花的茎,诗中提到的"藕异心无异"表达了藕与莲花的关系,也暗示了心与物之间的相通和和谐。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寄托对道德伦理和人性追求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夏天莲花盛开景象的赞美,并通过莲花与心灵的对应关系,传递了一种追求心灵纯净和和谐的人生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萧衍 拼音读音参考

zǐ yè sì shí gē xià gē yī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

jiāng nán lián huā kāi.
江南莲花开。
hóng guāng fù bì shuǐ.
红光覆碧水。
sè tóng xīn fù tóng.
色同心复同。
ǒu yì xīn wú yì.
藕异心无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萧衍专题为您介绍《子夜四时歌 夏歌 一》萧衍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萧衍著名诗词

《东飞伯劳歌》 《芳树》 《莫愁歌》 《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三》 《赠逸民诗 二》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二》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二》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三》 《赠逸民诗 十二》 《古意诗 一》 《子夜四时歌 冬歌 四》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

您也许还喜欢

《上云乐 金陵曲》萧衍 《子夜四时歌 秋歌 四》萧衍 《子夜四时歌 冬歌 四》萧衍 《古意诗 一》萧衍 《赠逸民诗 十二》萧衍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三》萧衍 《子夜四时歌 春歌 二》萧衍 《子夜四时歌 冬歌 二》萧衍 《赠逸民诗 二》萧衍 《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三》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