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歌》 郑思肖

宋代   郑思肖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分类:

作者简介(郑思肖)

郑思肖头像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爱竹歌》郑思肖 翻译、赏析和诗意

《爱竹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思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爱竹歌

此君气节极伟特,
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
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
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
挺身特立化为玉。

译文:
这位朋友的品行非常高尚,
使人爱他舍不得离开。
他到处游历山水之间,只要有竹子的地方,
不管主人是否认识他,都会去看望。
他每天早晨和晚上都看得不够,
感受到竹子的绿光透过他的双眼。
突然有一天,他的心灵空灵起来,
他挺身而立,变成了一块玉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深喜爱和敬佩。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气节非常高尚的人,他对竹子的热爱和钦佩让人难以割舍。他到处寻找山水之间的竹子,不论主人是否认识他,他都会去看望。他每天都觉得不够,感受到竹子所散发的绿光透过他的双眼。但突然有一天,他的心灵突然空灵起来,他挺身而立,像一块美玉般独立自成一体。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敬佩之情。作者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示了竹子的坚韧、清雅和高洁之美。竹子象征了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同时也象征了人的追求和成长。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主人公也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他的心灵空灵,挺身而立,融入了竹子的高洁和独立的形象中。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竹子及其象征意义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爱竹歌》郑思肖 拼音读音参考

ài zhú gē
爱竹歌

cǐ jūn qì jié jí wěi tè, lìng rén ài zhī shě bù dé.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biàn zào shān shuǐ yǒu zhú chù, bù wèn zhǔ rén shí bù shí.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zhāo zhāo mù mù kàn bù zú, gǎn dé bì guāng tòu shuāng mù.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yī dàn xīn kōng hū guī qù, tǐng shēn tè lì huà wéi yù.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爱竹歌》专题为您介绍爱竹歌古诗,爱竹歌郑思肖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郑思肖著名诗词

《寒菊/画菊》 《二砺》 《补梦中所作》 《别故人》 《毕卓瓮间图》 《北望》 《伯乐相马图》 《卞和泣玉图》 《避暑入古寺》 《爱竹歌》 《餐菊花歌》 《逋仙探梅图》

您也许还喜欢

《避暑入古寺》郑思肖 《卞和泣玉图》郑思肖 《伯乐相马图》郑思肖 《北望》郑思肖 《毕卓瓮间图》郑思肖 《别故人》郑思肖 《补梦中所作》郑思肖 《杂曲歌辞·古别离》聂夷中 《玉楼春》宋祁 《落花》宋祁